都说“喜力”要离开上海迁往异地,但“喜力”究竟是什么原因离开,是不是真的就是为“大师杯”让路,离开上海后又将迁往哪里?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笔者和关心这项赛事发展的网球迷。昨天下午,笔者从具体负责运作“喜力”的上海新新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处打听到一些情况,才算对这些问题有了一个初步的答案。
“喜力”退出上海实属无奈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周华健的这句唱词可以说是“喜力”主办方万般无奈心态的真实写照。
“喜力”作为ATP旗下的二流巡回赛,虽然在亚洲地区有一定知名度,但由于它本身的级别不够高,导致它的号召力在先天上必然受到影响。职业网球选手参加四大满贯的赛事,如果夺冠的话,可以拿到200分,而“喜力”公开赛的冠军只能拿到35个ATP的积分,这对于那些世界顶尖高手来说,吸引力自然就不够。
另外按照ATP的规定,任何一站巡回赛的总奖金额都不能低于38万美金,但主办方可以将这个数字提高,而且上限不封顶。因此许多巡回赛的主办方就利用这个“漏洞”,大幅度提升奖金数额,以此来吸引一些顶尖高手的参与。比如说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中网,它的奖金总额(针对男子)就达到了相对较高的50万美金。而“喜力”呢?它一直老老实实地采取下限——38万美金,“钱力”自然不够。再加上这两年“喜力”不再给特邀出席的著名选手出场费,那些“大腕”们自然就更加不愿意降架屈尊了。去年,萨芬和科斯塔借故不来;今年,费雷罗和高迪奥又故技重施。说到底,还不是“钱”字在作怪。
事实上,这也是没有办法之举,“喜力”年年都在亏钱,能够维持到今天已经非常不易,当年“40万美金请来阿加西,结果阿加西首轮就出局”的教训,也使他们不再想当“冲头”。在看看刚刚起步的“中网”,他们在这方面的开销达到了80万美金,比“喜力”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网的冲击,“大师杯”的推出,F1和NBA在上海登陆,这些都让“喜力”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出走自然也就成了“喜力”唯一的选择。
“末路狂花”有望“下嫁”南京
闲聊中,笔者无意听到上海新新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正在和南京的一家体育经济公司洽谈“喜力”下嫁南京的事宜。为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笔者拨通了新新体育公司的副总经理杨亦斌的电话。
电话中,杨先生对这个“传言”予以了肯定。同时,他还告诉记者:“我们倾向于把‘喜力’放到上海的周边城市举办。一,我们希望‘喜力’为‘大师杯’造势;二,我们希望‘喜力’能为中国或者说长三角地区的网球环境打基础。其实,境外有多家城市跟我们联系过,有些想租借‘喜力’,还有些想买断,但我们从长远的角度看(三年后当‘大师杯’退出时‘喜力’重回上海),还是倾向于将‘喜力’放到长三角地区的重点城市,这也方便我们参与管理。”至于“喜力”明年究竟会“下嫁”到哪个城市,杨先生表示这属于商业机密,不便透露。不过,随后他也表示,他们委托的一家中介公司正在和南京的一家体育经济公司洽谈,进展也颇为顺利。记者问,是不是这就意味着“喜力”明年将肯定来到南京时,杨先生又支支吾吾地表示“南京曾经因为成功举办了戴维斯杯,所以在硬件上具备了接管的条件,但也仅仅是热门候选之一”。之后,记者又通过旁敲侧击了解到,到目前为止,和新新进行实质性洽谈的还只有南京的一家体育经济公司。假如一切进展顺利的话,喜力真有可能在明年落户南京。
“喜力”能给南京带来什么
得到喜力即将来宁的消息后,记者除了一阵惊喜之外,心里还有一丝的担忧。虽然还不知道南京承办喜力网球公开赛的具体情况,但南京能够从喜力公开赛上得到多少,耿直的南京人会不会成了捡上海人包袱的“冤大头”,贴本为上海人吆喝?毕竟精明的上海人是不会白给别人好处的。
“真的吗?那可是一件好事啊。”曾经参加过喜力公开赛的江苏网球名将易景茜非常欢迎喜力来南京。她告诉记者,喜力网球公开赛的规模虽然很小,但毕竟是国际巡回赛。喜力的举办不仅可以带动整个南京网球的发展,还可以提升南京城市的整体形象。确实,大型的体育赛事就是一座城市的名片,这样的例子不仅国外有很多,在中国上海就是一个。今年,在上海相继承办了大师杯、F1等大型比赛之后,北京、广州也开始承办这类赛事,如中国网球公开赛、广州网球公开赛等。想向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南京当然也不该落于人后。
但是,南京有实力承办好喜力公开赛吗?在这一点上易景茜也显得有些怀疑,“举办一个大型的赛事要具备很多条件的,如果办得不好,很可能造成相反的效应”。据悉南京市一家单位早有过接手喜力的想法,但因为价格问题最后不得不选择放弃。当时的价格是1000万。虽不知这次的价格是多少,但可以确定的是,“钱”方面,南京人是占不到便宜的。此外,办赛经验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南京除了承办过戴维斯杯之外,承办大赛的经验基本为零。面对喜力这样的赛事,到时会不会手忙脚乱?不要等到辛苦完了得到的却是一句:还是上海人办得好。那南京可就亏大了。本报记者 钱旭 黄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