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转眼成对手 姚明还没想好盖不盖刘炜帽(图) |
![](/images/bj00.gif) |
![](/images/bj00.gif) |
SPORTS.SOHU.COM 2004年10月11日10:30
体坛周报
|
|
记者朱骏炜上海报道10月12日凌晨3点50分,国王队专机抵沪,刘炜回来了;一个半小时之后,火箭队专机到达,姚明回来了。从这一刻起,一对兄弟就将成为对手。但对于姚明来说,中国赛又不仅仅意味着和刘炜对决。
这场比赛意味着一场汇报演出我真的不希望把戏演砸了
随着中国赛的迫近,姚明感觉到了“度日如年”的滋味。每天早晨醒来,他都会习惯性地问母亲,今天几号了﹖他正迫切期盼着10月10日的到来。动身前,姚明除了和火箭球迷进行了一次见面活动外,白天的其他时间他都在训练馆里挥汗如雨。“或许在其他人眼里,来中国参加比赛相当于一次愉快的旅行。但对我来说,它意义重大。这场比赛意味着一场汇报演出,我真的不希望把戏演砸了。”这就是姚明对于中国赛的态度。
能在中国,尤其是能穿着火箭的球衣在上海体育馆里比赛,是姚明加入NBA的梦想。有一句话姚明从小到大都挂在嘴边:“我渴望在上海体育馆打球,因为这座体育馆是上海城市体育的标志,我为自己能在上海体育馆里比赛感到光荣。”
姚明对上海体育馆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这种感情自姚明开始读书时就已经产生。十几年前的一个“六一”儿童节,姚明的母亲方凤娣拿着体委系统发的两张票,带着还是小学生的姚明赶往上海体育馆看电影。当时,体育馆里只稀稀拉拉地坐了几百个体委职工的家属,坐在看台上层的姚明望望身边空荡荡的体育馆,忍不住对母亲说:“妈妈,这么大的体育馆坐了这么少的人不是太可惜了吗﹖要是有一天这里坐满了人,而他们都是来看我打球的,那该多好啊。”当时姚明刚刚进入徐汇少体校训练。母亲方凤娣笑着回答小姚明:“那你努力吧。”
姚明的童言无忌成了现实
在姚明成为运动员之后,他曾在上海体育馆里参加过八运会和1999年亚洲男篮锦标赛。“那时比赛观众很少,不刺激。”回忆起那段也算光辉的历史,姚明显得不太在意。2004年10月14日,,逾万球迷将如潮水般涌入上海体育馆,或许他们不会想到,姚明也曾是这里的一名看客。
“还是有点不爽,因为上海体育馆改建过了,座位没有以前多。过去能容纳18000人,现在大约才10000人左右。”看来姚明的幽默,越来越有点“得寸进尺”了。
吃就让他们吃呗反正我口袋里的信用卡已经随时准备好了
姚明对中国赛已经渴望到了极点,那他的队友呢?训练营开始近两个星期后,火箭的一切已走入正轨。每次训练开始前,范甘迪都用他标志性的大嗓门指挥球队的进攻战术配合。而姚明依旧站在范甘迪左边,侧身伸长右耳仔细聆听。
但是火箭队上下看不出丝毫兴奋,要不是新闻官尼尔森在更衣室的公告牌上写着“10月11日凌晨000出发去上海”的提醒字句,大家几乎都要忘了。
但表面的平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无动于衷,泰勒显然就是典型的中国迷:“我喜欢中国功夫。姚明经常和我说起李连杰和成龙。虽然我从来没有去过中国,但我对那里始终充满着好奇。唯一让我不爽的就是要飞行16个小时。”怀着同样期盼心情的还有诺克巴,这几天他天天缠着姚明问东问西,而核心离不开一个“吃”字。姚明告诉记者,有机会他一定会请队友去吃一次大闸蟹。“吃就让他们吃呗,反正我口袋里的信用卡已经随时准备好了。”
打完和热队首场季前赛,火箭将直接从丰田中心赶赴HOBBY机场,开始中国之行。10月14日,红色与紫色、姚明与刘炜、TMAC与佩贾……在上海激情碰撞。“真不知道刘炜上篮的时候,我该怎么办﹖是盖好呢﹖还是不盖好?”姚明突然间没了主意。
|
|
|
|
![](/images/bj00.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