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在前天接受搜狐网站采访时说了一些很发人深省的话,这里我没必要大声疾呼“狼来了”一类的论调,因为NBA文化对中国的渗透已经非常明显,任何人都再不能忽视NBA在中国的存在。
NBA这次绝对给中国带来了原汁原味的NBA比赛,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从美国总部搬来了180多人的队伍,不但有球员、裁判、官员和名宿,也有拉拉队、技术统计人员,甚至球童。他们不但将NBA的地板一块块运到中国,连NBA整个一套程序都带了过来。细到如何打印一张正规的NBA技术统计表格,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送到记者送中,在什么地方安排什么资料,和媒体工作间内的布置。球迷看到的还只是一场比赛,对于参与其中的人体会到的NBA的东西就更多了。
大部分中国媒体是没有亲身体验过NBA比赛的,这次中国赛毫无疑问将给他们的眼和耳作一次洗礼,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最标准的商业运作联赛的模式。再通过他们(或者说我们)的嘴告诉全中国的人,什么样才是职业联赛。而对于那些与NBA接触的官员和组织者们来说,NBA的市场运作正是他们一直向学习的。
中国赛之后,NBA品牌相当深入人心,NBA的产品也将登陆中国。这次随姚明过来的就有NBA的球衣、T恤衫、帽子、球鞋等,之后还将有更多相关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以NBA品牌为契机的其它体育类和非体育类的美国商品进入中国只是时间问题,而NBA凭借其优良的品质和口碑,占领中国市场可谓轻而易举。
NBA文化的渗透是人人都可以预见到的,所以姚明在前天的采访时就说“要保持自己的立场,时时提醒自己是个中国人”,告诫国人不要在时尚和流行的大潮中迷失了自己。但姚明以及NBA没有想到的是,NBA到中国后也发生了变化,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NBA了。中国特色的中国赛对NBA也有反渗透作用,也给美国人上了一课。
在美国时我体会到的NBA最大的特点是谦逊,是以人为本的,是服务于大众的。他们对球迷是最看重的,进而对和球迷接触最近的媒体也非常的谦恭,他们始终给社会一个平和亲切的形象,是平民化的比赛。
但在中国,事情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球迷不再是最重要的,因为很多球迷根本没有得到机会到现场观看比赛。就我看到的上海和北京两地的现场观众,加起来大约2.5万人,其中能有1万人是真正的球迷就非常不错了。其他的人,除了官员、嘉宾,就是社会名流和公司老板。上千元的门票不是一个普通球迷可以负担得起的,因此看NBA比赛变成一种身份的象征。在这样的环境下,通过关系拿到一张球票就是能力的体现,进而产生将一张球票作为礼物送给自己的上司的情况比比皆是。
将两场NBA季前赛的比赛提升到这样的高度,随比赛而来的人员自然身价也倍增。不提球员和官员,就连一些NBA的工作人员也有了优越感。在上海和北京两地,我都遇到过粗鲁对待球迷、对媒体意见漠不关心、对工作人员呼来唤去的NBA工作人员,他们中有中国人也有美国人。读书成材活动搞得不像是为孩子们成材考虑,更像是一场商业推广活动。在美国我看到的NBA不是这个样子,在中国土地上,如此短时间里,NBA就变化得我认不出来了。他们充满了傲慢和自大,他们贵族化了。
这里我也没必要去寻找这些变化的根源,人性使然。我关心的是我和球迷喜爱的NBA不要变质,要继续成为值得我们关心和爱护的联赛,继续保持其以赛为主、以人为本的原则。人迷失自己很容易,中国人和美国人都没区别。明年的中国赛,我希望NBA带来的不仅是商业化,还有人性化。(单磊)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