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跑马拉松,最重要的是先检查身体状况和提前一个多月进行适应性训练。”本次赛事的半程马拉松裁判长、北京体育大学十项全能副教授熊西北认为,许多潜伏的疾病在不运动的情况下看不出来,只有在做一些运动性的试验后才能查出。
熊西北从1981年就开始担任北京国际马拉松赛裁判。他说:“在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改为万人赛之前,参赛队员是需要健康证明的,现在由于比赛人员太多,对此就没有过多的要求了。”他还说,在之前的十几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事中,没有发生类似的猝死事件。
“一个健康正常的人在两个半小时内跑完21公里,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熊西北说。
据了解,此前,在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期间一并举行的“北京高校挑战赛”中,将获得成绩证书的点设在十公里处,每年有8000到1万多学生报名参加十公里赛。由于人数众多不便于管理,本届“北京高校挑战赛”将能够获得证书的点设在半程(21公里)处,所以此次高校的学生多改为报名半程比赛。
“今年有6000多人报名半程比赛,其中多数是学生。”熊西北说,比赛对各校前10名和前100名发成绩证书,对能在两个半小时内完成比赛的发成绩卡,各学校学生可以凭成绩卡到等候在终点处的各校体育老师那里签到,再根据各校积分排定名次。本报记者周磊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