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业余参赛选手在北京国际马拉松赛途中猝死。昨天上午,其中一位死者——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刘红斌的家长已经乘火车抵达北京,而比赛的组织者、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和两位医学专家,也从赛事组织和医学角度对猝死给出了初步的解释。
田管中心:人数太多不能一一体检
赛会组织者田径运动管理中心昨天给出了初步的解释。中心副主任沈纯德表示,尽管国外的马拉松大赛中有过先例,但这毕竟是我们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目前具体原因还在调查中。但是比赛规模扩大,参赛选手增加,特别是业余选手的大量加入可能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他说:“1981年创办的时候,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只有200名选手参赛,那时组委会给每名选手都进行细致的体检,但是自1998年业余选手参与进来以后,由于人员激增,特别是今年报名人数接近3万,我们的工作人员有限,就不可能对每一名参赛选手逐一进行体检了。
无水可喝,组织工作受质疑
前天的比赛也引来参赛者对组织者的争议。据悉,这次比赛参加者大多数是业余选手,很多人是在下午3点以后才到达比赛终点。但不知为什么,选手们在下午发现到赛程22公里处以后就无水可喝。专业人士认为,当马拉松进行到20公里时正是人体的极限,组织者应该在以后的比赛中考虑到参赛的多是业余选手,给他们提供周到的安排。有关人士表示,5个小时之后不设供水点是极不合理的。
猝死者家属不能索赔
获悉自己学校的学生猝死之后,交大校长和书记立刻前往医院探望,但小刘终因抢救无效死亡。交大校领导返校后嘱咐相关学院妥善做好善后工作。据了解,刘红斌高中时曾经得过腰椎间盘突出,这一点在进大学体检时已获知。平时,诸如篮球和足球运动他都不参加,只打乒乓球,基本能坚持跑长跑。目前已证实,学校没有给参加比赛的学生进行体检。
本次交大共有一千余人参加马拉松比赛,每个学生在参赛前都必须填写一份表格,其中一项是确认自己符合参加比赛的条件。据悉,另一死者胡先生平时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还经常冬泳,身体一直都不错,但两个月前他开始觉得心里发堵。在“北京国际马拉松赛选手报名表”中,签名者声明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自愿参加200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我的身体健康状况经县级以上医院检查完全符合参加这次比赛的要求,并已为参加这次比赛加入了保险。本人在这次比赛中如发生任何伤亡事故均由本人 签名者 负责,家属、遗嘱执行人或有关人员均不能状告马拉松组委会,不能以此为由提出索赔要求。”
三名受伤学生恢复良好
昨天晚上,记者从海淀医院了解到,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3名参加马拉松受伤的学生恢复情况良好。医生介绍,“清华女学生死亡”为谣传。值班医生郑大夫介绍,重症监护室有清华大学一男一女两名学生和北京邮电大学的一名男生。昨天晚上7时许,重症监护室的医生用数码相机把3人的照片拍下给等候在门口的多家媒体记者看。本报记者 吴宏亮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