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安的罢赛,到昨天实德35分钟的休克比赛(足协尚未作出定论),中超赛场每次事件的导火索似乎都是球队对裁判判罚的不满。而在上周六的中超赛场,更出现了针对裁判的“流血事件”。与俱乐部进一步逼宫足协的态势相比,裁判们的执法似乎也越来越不入他们的法眼。
裁判执法点火就着
其实裁判被袭已经不是第一次。早在4年前,原国际级裁判张建军就曾在辽宁抚顺赛区被来自看台的铁器击中眉骨。
足协裁判委员会的一位工作人员曾经困惑地问记者:“裁判员的漏判误判在国外屡见不鲜,即使在世界杯和欧洲杯上也会出现,但为什么换到国内的比赛就这样难以让人接受?”
裁判界人人自危
据说周伟新和陆俊的遭遇已经让裁判界的人感到很无助,有人甚至萌生了不做裁判员的念头。一位国际级裁判说:“现在各方面的环境对裁判要求太苛刻了,裁判一旦出现一点错误,球迷和球员都不接受,哪有不犯错的裁判呢?”
在中国的裁判界曾有一种不成文的说法:吹罚国内比赛压力很大,出国执法反而轻松不少。在国外,特别是欧洲,足球文化里浸透着“裁判拥有绝对权威”的理念。而在国内,“高压”的环境让中国裁判胆战心惊。
亚平宁的高明手段
裁判执法不能百分百准确同样是意甲备受争议的热门话题,但意甲针对裁判的管理值得国内学习。
全年的意甲比赛按重要程度被分为4类,依此也将裁判员分为4个等级。这样,误判错判问题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避免。一些年轻裁判员可以循序渐进地步入自己的职业生涯。文/本报记者 季飞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