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承鹏、麻小勇报道 20条,4万多字,这是“长隆会议”后“改革派”的动作。中国足协11日提出的“深化足球改革小组名单”催生了改革派“20条”的回应,有理论上的进一步深化定位,也有下一步更实质性的行动反弹。但是,由于11·17之战迫在眉睫,这份重磅的“20条”被按下不表。
这20条文件的主要制订者是徐明、罗宁、张曙光,张海因在广州有要事缠身未能前往北京参与制订,但包括张海在内的其他未能前往北京的投资人都在同一时间得到了“20条”的相关内容。不过“20条”目前仍处于草稿层面,并不是最终定稿。徐明14日向记者解释:“一是字数太多,条目也复杂,有的地方还需要进一步成熟,所以本来决定周日向各家媒体公布的这些文件暂不公开——你们等着消息吧。”但记者了解到,更关键的原因是因为投资人决定静观11月17日国家队比赛的结果,“国家队现在很困难,我们决定等到国家队的比赛结束,再全部推出。”一位投资人透露。另一个原因是,11月20日的“论坛”即将召开,他们想让专家们先说话,根据专家们的意见再修订这20条。
在这20条里面,理论化的东西占了相当比重,因为投资人感到现在一个困难是人们对很多概念都模糊不清,所以投资人提出了一些改革前和改革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和中国足协进行探讨。比如“联赛最终产权的合理解释”、“足协和投资人正确的关系”、“足协在职业联赛中的定位”……以及为什么要改?如何改?这些都是投资人们很关心的问题。
对于目前的足球改革小组,投资人们显得很担心。他们认为,以目前足球改革小组的人员构成来看,他们对于中国足球和经济方面缺少一定的了解,做起事来可能会比较棘手。为此,秘书组还在忙着制订改革的方案,这一点投资人们相当自觉。“足协让我们大家做方案,而且这个方案是必须要做的,改革小组我们不是还有成员吗?所以我们要做好这次的方案,这样对大家都有利。”投资人普遍担心。
这“20条”有很多具体的行动措施,处于策略考虑,投资人目前不准备公开,怕再次引起像“公开财务”那样的结果,中国足协完全不理不睬,让再猛的行动措施也如泥牛入海。据分析,前一段时间极为敏感的“企业联赛”提议,也会在这20条里有更详细的计划。
投资人们还表示,这一次中国足球的改革他们一直是很有诚意地做事,任何行动大家都是积极地配合。不过对于改革小组的其他成员,他们显得有些信心不足:“这些人做得怎么样,我们心里也没有数,他们的做事能力值得怀疑。我们甚至会给32人小组来个考试题,先对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有个了解,不合适的要坚决淘汰出改革小组。”
14日中午,徐明从北京返回大连处理生意方面的事务,他的出言非常谨慎,并不愿意透露20条的具体内容,他也在寻找合适的机会抛出这20条,但是罗宁昨晚有另外一种看法:“没用的,现在无论我们写什么、说什么都对足协没有任何触动,他们只当没听见没看见,现在改革明显把我们抛在一边了,没我们什么事了,所以我认为即使20条抛出也没有什么意义,中国足协如果真的认为他们搞得好,就让他们搞好了,我们退出。”
这几天来,投资人之间的电话来往相当频繁,几乎成了热线。在忙于打理各自生意的空闲,他们还投入大把的精力来操作20日研讨会的准备工作。这两天,已经有专家抵达北京,为这次专家研讨会做前期的准备工作。投资人们对于这次会议非常重视,11.20那天,7家俱乐部投资人都将到会。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