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1月19日电(记者刘丹 肖春飞)明年1月,上海掷重金投资的低氧研究中心、体能训练基地等一系列高科技含量的体育场所和机构将纷纷投入使用,体育科研专家也将跟踪重点项目、重点运动员进行各体育指标检测,为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体育与医疗、科研相结合,体育向“科技”要成绩,将成为上海体育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19日,在上海市体育训练队冬训动员大会上,上海市副市长杨晓渡分析道:“刘翔之所以能在雅典奥运会上创造中国田径的‘神话',除了刘翔自身的努力外,有一点必须重视——体育背后,科研的作用力不容忽视。‘刘翔现象'将加快上海未来体育发展在‘科技'上做文章。”
“要想保持优异的运动成绩,科技是保障。”一身黑色运动服,掩饰不了刘翔活力四射的光芒。他在冬训动员大会上作为运动员代表发言说,他将更好地配合教练,在今后训练中保持好的运动状态,取得更好的成绩。
刘翔的成功,科研力量不可小视。早在两年前,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体育局各有一支体育科研队伍为刘翔“服务”,他们对刘翔的日常训练以及国内外比赛进行跟踪拍摄,找到肉眼不易发现的细小问题并及时向教练员反映,使其能对症下药。
体育科研专家表示,科技人员与教练员紧密配合,运用多种手段随时随地对运动员身体机能、运动能力、技战术特点、健康水平以及训练方法的有效性进行监控和评定,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是运动员出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体育科研在“造就”刘翔的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体育明星:张怡宁睡眠浅、入睡晚、易醒,科研人员提供的安睡枕为她解决了睡眠之忧;劳丽诗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被蓝牙生物反馈系统发现,科研人员随即为她定造的心理调节音乐有效地发挥了作用……
杨晓渡表示,为在2005年江苏第十届全国运动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上海体育在今后的几年内,将组成专门的体育科研团队,保证重点项目由科研专人负责,并由科研人员跟踪队员训练,进行体能、生理测试等指标的测试,为运动员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为将科研效果落到实处,保障体育成绩的稳步进步,科研人员的待遇将与运动员的成绩直接挂钩。此外对教练员也将采取许多鼓励机制,鼓励其科技创新。让更多的刘翔不断在国内外赛场涌现,”杨晓渡说。(完)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