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术家阎世铎:政治斗争是把好手 反黑不了了之 |
![](/images/bj00.gif) |
![](/images/bj00.gif) |
SPORTS.SOHU.COM 2004年11月24日11:37
体坛周报
|
|
轰轰烈烈的反黑无声无息地结束了,很多人称之为政治骗局。阎世铎几乎用欺骗的手段拿到了关键性材料,却没把它们用在反黑上。
不过说起来,“假B五鼠案”之所以会发生,假球为什么这么猖獗,又与足协的倒行逆施和懈怠渎职有极大关系。2001年初,根据“一切服从、服务于世界杯”的最高方针,足协颁布了当年甲A只升不降,次年不升不降的所谓赛制调整方案。一石激起千重浪,对众多甲B球队来说,这个方案意味着如不能在2001年冲上甲A,那就要等到2003年才可能一圆甲A梦了。
于是,甲B出现了骇人听闻的恶性竞争。上海中远俱乐部砸下了上亿的资金,创下了主场全胜,客场却直到最后两场才赢一回的奇观。而在中远早早掠走一个晋级名额后,剩下的各队为了最后一张甲A牌照展开了更疯狂的争夺,竞争的内涵也早已超越了足球。倒数第二轮,成都五牛竟以11比2的比分狂胜四川绵阳,一下缩小了与竞争对手在净胜球上的差距,同时也暴露了将在最后一轮继续假球的意图。
对此,足协的处罚决定却是,因“消极比赛”,决定对绵阳队处以警告、罚款20万并扣除6分的处罚。此决定荒唐在于,谁都清楚假球的主导者和受益者是成都队,足协却把板子全打在“托儿”绵阳队身上。其实,足协也是有苦难言,而不是真糊涂到那种程度。过去,为了避免法律麻烦,也因为执行能力低下,足协一直不承认有假球存在,这次也只能以“消极比赛”给绵阳定罪。
如此昏庸,无形中鼓励了人们更大胆地造假,于是就有了最后一轮赤裸裸的4队竞相打假球一幕的发生。所幸的是,在领导和舆论的压力下,足协迅速开出了巨额罚单,惩罚和震慑了造假者。
然而,事态并没有平息,反而引出了一场更大的风波。2001年12月13日,吉利在退出的同时,状告足协侵犯名誉权。嗣后,绿城老板宋卫平爆出更大“猛料”,主动承认曾不止一次地向不止一个裁判送钱。宋称,绿城不仅保留着收钱者名单,甚至还有某裁判的悔过信与退回的4万元赃款。
宋卫平此言震动了整个足坛,他揭开了一个人所共知,却没人敢公开揭穿的事实——中国足球确实非常腐败,确实存在大量假球黑哨。这时,一直奉行鸵鸟政策的足协再也坐不住了,裁判委员会主任李冬生飞抵杭州,拿走了那张黑名单和那封悔过信。26日,浙江省体育局局长陈培德向媒体出示悔过信复印件,表示浙江方面支持绿城等向黑势力挑战。同时,新华社记者也以内参形式报道此事,引起了高层领导的关注和批示,反黑进入了更为复杂的阶段。
2002年1月6日,阎世铎亲临杭州,以坦城的态度、郑重的承诺取得了宋卫平和陈培德的信任,达成了共同反黑的君子协定。几乎所有人都以为一场彻底摧毁中国足球黑势力的雷霆风暴即将展开,惟有吉利老板李书福根本不信。这位以造车狂人著称的民营企业家说话很冲:足协打黑能公平吗?要人信服,首先要管好自己。
然而,李书福这样的明白人不多,至少当时的宋卫平、陈培德不是,两年后的徐明、张海也不是。尽管阎世铎等足协高官到处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要将反黑进行到底。有关方面似乎也在行动。但最终结果却是,几乎所有人都平安无事,只有那个写了悔过信、主动退回黑钱的北京籍裁判龚建平一人受到法律的惩罚。
2004年7月11日,龚建平在10年服刑期间因病去世,年仅44岁。追悼会上,其妻厉声大呼,“我会为你报仇!”闻者无不动容。远在杭州的宋卫平默然,“我害了龚建平”。陈培德则怒斥阎世铎是政治小人,居然一点都不信守来杭州时作的3点承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