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受各方关注,因而也没有成绩压力的情况下,中国女子青年足球队一举打进了世青赛冠亚军决赛。消息传来,最高兴的当属中国足协,在2004年国字号球队全系列溃败的背景下,女青的这一成绩多少能改善一下阎世铎和薛立的处境,尤其在向上面汇报全年业绩时。于是,决赛尚未开打,百万重奖的决定已然作出,还传出如果夺冠王海鸣当中国女足主教练将顺理成章的消息。
在世界上,青年女足运动基本上属于学生妹课余嬉戏的范畴,中国则不然,国青队不仅长期专业化集训,更整体参加女足超级联赛。在这种职业性质和训练基础迥异的背景下,中国队拿了个世界亚军,应该不值得过分得意。中国队贵为亚军,却无缘共有6个名额的金球奖、金靴奖,也反映这个亚军具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否则不至于连亚洲冠军也拿不到。
无意否认女足姑娘们顽强拼搏的精神,也无意贬低这块银牌的含金量,我们要探讨的是,在发展中国足球的战略上,有关方面是不是太过于锦标主义,并到了饥不择食、慌不择路的程度了?一块业余性质的银牌,难道仅仅涂上了“世界”两字,就值得足协如此两眼放光,居然拍出百万重奖吗?
过去几年,足协处心积虑地推出一个又一个版本的限薪令,在近期的“深化改革”中,更有高层人士叫嚣改革首先要从限薪开始。似乎钱多成了万恶之源,进而,中国足球的问题都出在球员和俱乐部身上。现在人们才明白,球员可以有钱,甚至发大财,前提是你要“为国争光”,即使一个女青世界杯的社会影响力极其有限,能够给我们这个国家争的光也微乎其微。说白了,在某些人的心目中,球员们只有给足协及其负责人脸上贴金了,才可以赚大钱。
由于拿了这个银牌,这支中青队将受到足协的特别垂青,王海鸣忽明忽暗的前程也就此阳光灿烂。这一切很容易让人们想到4年前沈祥福带的那支男足中青队,凭着在香港大战南美双雄的英勇,中青队引起了足协的特别关注,世青赛惜败于阿根廷队一役的风情万种,更让阎世铎坚定了打造一支御林军的念头。于是后来的沈家军就偏离了规律,先是自动升格为奥运代表队,后是颁布了汉家军不得动沈家军人马的特别禁令,沈祥福本人则被破格提升为国家队中方教练组长。
作为外行,阎世铎搞不清楚,一支青年队的教练与成年队教练在业务能力上、气质风度上到底有什么本质性的不同,是不能自然递进的。当然,阎世铎也不了解,打阿根廷、巴西那样的超级强队与打马来西亚那样的超级鱼腩和韩国那样的势均力敌对手,在战术上、心态上应该有什么不同。别说阎世铎,就是沈祥福自己也没闹明白,为什么打阿根廷时,他的防守反击战术以及曲波、徐亮这两把飞刀那么厉害,对付弱小的大马,怎么反而玩不转呢?
在教练任用上,阎世铎犯了一个典型的外行领导+长官意志的错误,以为祥福青年队带得那么好,就必然也是一名优秀的成年队教练;中青队打阿根廷也这么出色,哪还怕什么韩国、伊朗,更别说马来西亚了。从战略管理学的角度看,中国足球的管理者更犯了一个基础性的错误,即自认为智商不低就什么事都亲力亲为,而不是依靠专业的团队去从事专业性的工作。
在国际上,各国足协都设有教练委员会或类似机构,负责对候选教练的筛选和在任教练的评估,成员都是专家,也有一套不断完善的程序。但在中国,都是行政领导说了算,又有很多不专业不职业的色彩。比如破格提升沈祥福,既有对其执教中青的认可,更与阎世铎对他人品的欣赏有关。后来选择阿里·汉,又在很大程度上被选秀官南勇对米卢的厌恶情绪所左右。
因此,王海鸣是不是具备担任中国女足主教练的足够能力是一回事,足协的工作方式与程序是不是符合科学化、民主化又是一回事。在我们看来,像阎世铎这样的足球门外汉担任足协掌门人本身并非不可以,糟糕的是,他经常超越了战略管理者的底线,过多插手了专业性很强的微观事务,由此造成了一系列的灾难。此外,阎世铎还有一种武大郎的遗风,现时的足协内部,也确实没什么有真才实学的专家,即便有人具有“博导”的身份。
中德真有缘分 除了世界杯!
中国足球这些日子和德国真有缘分。11月27日女足世青赛决赛,中国女足0比2负于德国,未能一洗奥运会上老大姐们同样来自德国的八球“之耻”,屈居亚军;中国青年男足(08之星)即将沐浴德国的阳光,按原计划,29日(今日)将召开留德新闻发布会,12月初启程前往巴特基辛根;郑智29日将抵达柏林,试训柏林赫塔。杜威则据传被门兴格拉德巴赫等德甲球队瞄上,邵佳一刚刚进球,德国正成为我们的留洋天堂。加上阿里·汉刚刚失意回到德国的家,中德足球关系可真黏糊。但是,最需要黏糊的国家队进军2006年德国世界杯,中国足球却早早地缘尽梦断,和德国沾不上边。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