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转眼,中国足球已经转了一个大圈子,从极度衰败中愤然醒悟,一度风生水起有声有色,末了痼疾难了衰病缠身。从1994年联赛开始,到2004年11月17日国足兵败广州,球市低迷、假球“黑哨”横行、赌球屡禁不止、国字号屡战屡败……
联赛十年,可以说是中国足球的一次重要而不彻底的变革,一次中国足球的“洋务运动”。千秋功罪,万人评说,都无法改变它自身日薄西山的命运。
昙花
不是拉来了几位金发碧眼的洋人就等于“洋务运动”。中国足球这一次的变革,是按照西方先进联赛制度的一次照虎画猫,彻底改变了自己以前的机制。然而,先天和后天的综合原因,使其旧思维旧体制的痕迹过于明显,最终也决定了它自身的命运。
计划经济时代的足球,就是体工队足球,只是体委单独负责的一个小项目。全国锦标赛打一下,自己打给自己看;世界大赛时集训一下,时不时冲一下,向世界证明中国足球尚未消亡,如此而已。
“穷则思变”,于是,便有了这场自上而下的变革。职业联赛在1994年冲了出来。
即便是现在足球到了人见人骂的地步,我们都必须承认,当时这场变革确实给中国足球带来了新生。
中国足球开始树立了经济头脑,运用经济杠杆、市场机制来操纵足球,冠名费、赞助商、广告商、电视转播商等概念来到了足球当中。从联赛开始时一家赞助商几十上百万人民币的赞助,到最鼎盛时期托普开出的一家俱乐部千万美元的冠名权。我们不得不承认,正是这场变革,开拓了中国足球的市场。
中国足球开始重新培育了自己的球市。足球再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了。联赛开始之际,观众们纷纷回到了赛场,回到了电视机边。各地不时冒出金牌球市的好消息。即便到了如今极度不景气的光景,现在的足球观众人数还是超过改革前,这就是改革的效果。
中国足球也培养了一大批企业和专业足球人才。包括大连万达、上海申花、大连实德、四川全兴等企业,其发展壮大,足球在其中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更不用说足球产业本身的很多中小型企业了。
或许几个小数字能代表变革的业绩。全国8000名体育记者中有7000名“足记”!一位仅仅与国足主教练关系不错的记者,居然能获得百万元以上的“转会费”。而在变革之前,球员们也就拿几十块,老国脚黎兵在变革第一年转会后拿到了几千元的工资,当时自己就觉得幸福得无以言表。
这场变革的最高潮代表或许可以算是在2001年,当年中国青年队威震南美,被好事者称为超白金一代;而中国国足也在米卢的率领下历史性地第一次冲进了世界杯。一时间,举国欢腾,不亚于申奥成功。
可谁又能想到,或许这些进步只是针对自己的、纵向的。一旦横向加以比较,或者遭遇了一些横祸,它顿时就被打回原形。
拷问
我们以前遇到过假球吗?“三号隋波”、渝沈疑案还在耳边。
我们以前遇到过黑哨吗?龚建平的阴影依然未去。
我们以前遇到过低迷吗?变革前几十人的观众席并不罕见。
我们以前遇到过丑闻吗?“六君子”等等都告诉我们球场之外很不干净。
我们以前遇到过惨败吗?吉隆坡、伊尔比德、金州无处不是中国足球的伤心地。
我们以前遇到过暴力吗?直到前几日的广州,“5·19”事件还一直被人提起。
我们以前遇到过全面崩溃吗?……
所有的负面因素,又突然全部集结在2004年。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足球面临崩盘的危险。
“既当钟馗又当鬼”,这是目前的中国足球管理机构的现状。中国足协,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一套人马两个班子,在现在的市场运作下,自然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我们呼唤了多少年的政企分开,却在足球这个体育变革的急先锋里做不到,直接造成今天的局面。
这种管理模式必然带来一种心态上的问题。那就是,足球到底对谁负责,对上还是对下?搞足球,到底是不是搞政绩?为了国家队,将联赛长期破碎化,这又是出于一种什么考虑。年年为了冲击,年年冲不出去,这种恶性循环到底要持续多久?
这种管理模式在经济上自然会产生很多疑点。对于联赛这样一个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产品,到底应该由谁负责?
这种管理模式很害怕自己“完美”形象的破损。于是,对于联赛各俱乐部的妥协和退让就不可避免了。这年头,谁都敢叫唤一两句“退出”,足协也没有光明正大的惩罚手段和制裁措施以保证中国足球的正常运作,而是委屈地黑箱运作,里外不是人。
这种管理模式造成其管理手段的低能。对于早早就暴露出来的假球、“黑哨”、赌博、球员高薪、私生活不检点、派系等问题,他们并不是没有觉察,但到如今还没有一个法律的强力手段来加以管理。相反,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他们又不合时宜地滥施辣手,反而激化了矛盾。
这种管理模式使得管理者只注意眼前,不注意长久。每任都希望出成绩,都希望摘桃子。可真正足球的根基———青少年足球呢,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吗?联赛运营这么久,包括足球彩票也发行了3年,为青少年创造的条件呢?
这种管理模式如何进行自己的完善与监督?十多年来,除了无法实行的限薪令和改了个名字的超级联赛,还有什么?
造成这一切的又是什么,是体制,还是我们最深处的思想?
求索
“圣人出,四海清”,早就被证明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任何变革,寄托在一两个圣人身上,或者一两位大仙的指点上是可笑的,中国足球同样也是如此。不是单独的足协、“革命派”老板们、媒体或者球迷任何一方就可以改变,即便这几方联合起来,还需要借助外力、付出时间以及等待机会。
首先,别走回头路。再将足球投入到举国体制的体工队体系中,不过是辫子军复辟一样的笑话。洋务运动失败了,不等于再回头闭关锁国。当初不行,现在已经尝到市场甜味的足球更加不可能。
其次,既然是市场化的产业,就让市场化的机构来管理。政企分离,已经是箭在弦上了。
第三,别相信任何人的甜言蜜语,我们宁可依靠完善的法规和制度,不怕烦琐,就怕遗漏。由制度来管理,不是个人来管理。
第四,法规和制度有了,就必须执行。如果自身能力有限,那么就别怕丢面子,请有关专业部门来处理。
第五,必须有健全的监督机制,这样才能使之少犯错,同时能积极纠正错误。
第六,不要脱离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门票价格、球员薪水、俱乐部产品等都是如此,足球不应该成为一个暴利行业而最后被千夫所指。
最后,不要制定让人贻笑大方的短期目标,比如2002年进入十六强之类的。中国足球落后,我们承认。没有人指望中国足球十年后就拿来一世界杯。中国足球希望得到从根本上的、基础方面的提高。
足球是快乐的,然而我们追求这个快乐的过程却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如果,在这过程中,我们能品尝到一丝奋斗的喜悦,那么,努力就没有白费。至于以后的果实,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