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金文报道 中国足协在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问题上并没实质性动作,反而各俱乐部动作不少。据来自足协的消息,不少俱乐部通过足协在官方网站征求深化改革建议的机会,再次给足协发去了一系列文件,希望以此重新掌握主动权。
据悉,这些俱乐部为了实现“一个声音说话”的目的,文件除了最后的落款签名不一样外,具体内容则几乎完全一致。但7家“改革派”俱乐部中只有4家提出类似文件,辽宁和深圳和国安没有提,似乎预示着“同盟”内部有瓦解的迹象。这些文件一共有12份,包括《关于创建新联赛的提案》、《中国足协的正确定位是其理顺中超委员会和各家俱乐部之间关系的前提》、《关于健全中超联赛规章制度的提案》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文件”中涉及到了几个“敏感”问题:
一是不同意体育事业方面的“举国体制”,认为这个体制不适用于足球项目,“从长远角度看,由于足球运动本身有其特点,决定这个体制必然阻碍我国足球水平的提高和足球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对中国足协提出“两不能”和“两化”。“两不能”分别是不能直接掌控中超联赛,使联赛成为中国足协的“大金库”;不能过问中超联赛的具体事务,联赛具体事务只有12家中超俱乐部才有表决权,中国足协只应有一票否决权。两化则是“民间化”、“实体化”,足协应作为行业协会为行业成员服务,行使行业监督权,从宏观上制定政策法规,搞好青少年培养和国家队的建设,为中超联赛提供市场环境。
三是承认中国足协提出的“中超公司”,放弃10月17日抛出的“中国足球职业俱乐部联盟有限公司”的概念。这是俱乐部斗争策略上的一个转变。但俱乐部提出,这个公司应把联赛组织、管理和商务开发集于一身,原则是“谁投资,谁决策,谁管理,谁承担风险”实质是与中国足协无关;“联赛应该明晰四权(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和管理权),由中超公司运作联赛,保护投资人权益。”所以俱乐部提出,应撤销现在的联赛组织管理机构——中超委员会。
四是成立全国性的体育仲裁委员会,解决联赛中可能出现的诸如关联问题、黑哨问题、赌球问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