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喀尔拉力赛的创始人蒂埃里·萨宾有一句口号:让来了的人经受挑战,让没来的人感受梦想。记者去年虽然报上了名,但最终没能成行,在电视里追随这道风尘滚滚的汽车风景的确是“感受梦想”,而今年随着车队走进非洲,在每一天的采访和生活中真切感受到更多的却是挑战。
阿加迪尔是我们来到非洲的第一站,那天早上从飞机的舷窗向下望去,阿特拉山脉靠近大西洋的部分就像是一幅雄峻的水墨画。到达机场以后,体会到的却不是类似的诗情画意了,就算是坐在新闻中心里,仍然可以感到风沙扑面。一边是20多架直升机和飞机的引擎轰鸣声,一边是组委会人员手拿步话机乘着小摩托车往来奔波忙碌的身影,颇类似电影中战地指挥部的风情。
就像每位车手要在每天寻找正确的方向并且艰苦跋涉一样,记者同样要用自力更生的方式完成采访任务。除了在网上搜索即时更新的成绩之外,每一条消息都要自己去找并且去验证,往返在车队的营地之间,往返在新闻中心和赛道之间。车手用的是轮子这样的机械方式体验达喀尔,而记者则相对“原始”,因为我们用的是脚。
说达喀尔拉力赛是一项男人的运动恐怕没有人会反对,因此,参赛的27名女车手就更引人瞩目了,她们中的榜样是效力大众车队的德国女车手克莱恩斯密特。女记者也不少见,文字和摄影记者中就有五六个。在这个男人的世界中,这些“半边天”们虽然得到了大家额外的照顾,但感受到的压力还是最大的。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营地设在荒郊野外,厕所不但很远而且很少,男人们在营地边上小便几乎成了一道独特但不雅的风景。难怪,等了半个小时才“解决问题”的玛丽弗朗斯很无奈地说,她真想变成一个男人。
生活中的压力没有人在乎,真正的压力在于及时把稿件发回后方。组委会的工作细致得几乎让人无法挑剔,但就连每天都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第一线的组委会主席拉维尼也承认,意外仍然随时都可能出现,这也是达喀尔拉力赛的特点。2日,巴塞罗那机场调配不力造成了行李托运的失误,4日早上7点,在记者的飞机准备起飞前,组委会临时通知:卫星传送系统出现故障,需要一天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宣布这条消息的时候,在场的40多名记者在第一时间几乎毫无反应:没有人相信这是真的!在卫星传送系统方面,这个达喀尔组委会最引以为傲的地方,差错竟然出现了!看到记者们担心的表情,《队报》的同行阿努克表示,愿意用《队报》的专用网络把稿件发回《队报》本部再转发给本报。阿努克说,在撒哈拉大沙漠每一天都可能会遇到新问题,但解决的办法还是会比问题多。这也是我进入非洲以后的第一个“收获”:那就是在面对挑战时和那些经验丰富的“老达喀尔”一样处乱不惊。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