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轰阎世铎及足协,成了当下的时尚。媒体枪炮齐鸣,披着论坛外衣的批判会接二连三,连年过七旬的曾雪麟也义愤填膺。似乎谁不吼两句,谁就落后了。不过请容我刻薄地说一声:曾老,好好歇着,论带队成绩,您不就是一阿里·汉吗,老一代的球迷,到现在心还痛着呢!
不是说不该骂,而是捣腾来捣腾去,就那么些东西,实在没劲。而且,大家伙瞄了半天,很可能把靶子给瞄错了。掷石子拼命投犬,却放过了犬的主人;又或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原本想砸烂铁屋,却只对着铁窗撒气。
中国足球是“具有社会公益事业性质的产业”,还是“具有产业性质的社会公益事业”,这样严肃认真的辩论,不仅绕得人头痛,而且有以偏概全之嫌。辩出了子丑寅卯,恐怕也于事无补。让投资人如愿以偿地得了四权,天下就太平了?知不知道世上早就有小人得志的说法?
我的意思是,现如今关于四权、赛制的争论,议题未免太小了。因为议题小,所以争论容易偏激,容易进入死胡同。争来争去,使得人们眼界变窄,以为改革就是争四权,改赛制。改革就是这么一点点内容吗?那也太轻松了。
众人正激辩着的足球改革,存在着重大误区。最明显是球迷、球员两大真正原告的缺席,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没有任何发言权,也没有任何人考虑他们的利益。改革仿佛只是足协与投资人们的角斗,这两大丑角进行利益的再分配,谁占了上风,也未见得对中国足球有好处。关键时候他们就会联起手来媾和,联赛和球迷成为被利用的工具——别忘了,联赛只升不降,不是足协提出的,而是投资人提议并全体通过。
原告的缺席,以及随之而来议题的窄化,使得人们高喊的足球改革,本质上成了一场分赃会。吵吵嚷嚷,不过是为了多分一坛元宝;改来改去,不过是零和游戏。投资人得了势,能解决假球黑哨问题吗,能解决欠薪问题吗,能解决青少年培养问题吗?除了能为自己多捞点钱,他们什么也不能。而这些问题,原本都该是改革的重要议题,眼下却被赛制、四权之类的争论完全覆盖。
四条腿的桌子如果只有两条腿,怎么摆都得倒下去;足球改革也一样,不能只由足协和投资人说话。球员得有自己的斗争渠道,最起码得有球员工会;球迷也得有发出声音的平台,可以影响决策层。可惜,这些咱们都没有,可怜的人一大堆。
我话搁这儿:赶走了老阎、打倒了足协,中国足球还是一团糟。(苏克)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