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队每次碰上韩国,输球后总是引起各方评论。这些评论有些可以听出些门道,有些则只能听后一笑而过。
这次中青队多哈再输韩国,主教练殷铁生说,这场比赛的失败,是后方的失误造成的,并非整体实力弱于对方。
足协副主席杨一民说,过去,我们的青年队在亚洲的成绩一度还超过韩国,最后又怎么样了?所以不能以一场比赛论英雄。
中青队的新人卢琳说,与韩国队打比赛之前,我看过他们的比赛,感觉拼抢挺厉害的,但真到场上打起来也就那么一回事。
与韩国队这次新冒出来的球星朴周永一个号码的10号陈涛说,到现在他也没觉得朴周永有什么太突出的。“他的个人是有些特点,脚下的技术不错。可能与我自己相比,他的射门欲望更为强烈吧。不过我认为他可能最大的改变还是现在在场上的自信心强了。”
《足球》则评论说,不会小动作,是这支中青队很致命的问题。
评论里透着不服气,当事人尤其不服气。可这不服气除了让人闻到点儿葡萄的酸味儿外,并没有说出所以然。
这就是几十年来每每与韩国交手后,足球队一直弥漫的酸味儿。
在这股酸味儿的烟雾里,韩国队一次次地战胜中国队,而中国队,却没有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看透对方。
如果这股酸味儿弥漫下去,对方的味道就永远无法辨别了。
辨别不清对手的味道,于动物世界,会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