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A到中超,申花俱乐部迈入了成长的第12个年头,从职业化起步,申花成立以来,外援就是俱乐部、球队组成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谁也没想到,申花引进外援的起步原本是“为上海二队找外援”,1993年年底,后来成为俱乐部首任主教练的徐根宝当时是带着组建上海二队的目标,在俄罗斯一个“个体户经营”的斯密那俱乐部看中了瓦洛佳、莎莎和库茨,“每月1000美元”工资标准成为申花第一次引进外援的“心理价位”,当时签约莎莎月工资是1000美元、库茨600美元,瓦洛佳才500美元。俄罗斯军团的第一赛季给人留下天壤之别的深刻印象——一度让申花两位本土门将蔡建林、贾春华提出辞呈的外援门将库茨,因为一场“1比6”悲剧而中途回国,而年轻小伙瓦洛佳则评上了个人先进。
次年同样在斯密那俱乐部,徐根宝淘到了原格鲁吉亚国家队门将高佳和身高仅1.65米的瓦西里。尤其是高佳,对于申花队在1995年夺冠立下赫赫战功。在申花最初的两年,外援引进具有两大深深烙印——俄罗斯、廉价。
1996年赛季之初,三名法国人佩雷斯、布雷和加西亚的到来打破了这一格局,尽管当时申花依旧“痴心不改”地从俄罗斯圣彼得堡泽尼特二队引进了一个叫拉德的小伙子,但优美的法国足球成为了主流。
1996年12月申花队迎来了第一任外籍主教练、保加利亚人斯托依科夫。一年后前波兰国家队主教练安杰依替代了他,1998年年底申花又在巴西年轻教练墨里西的率领下夺得足协杯冠军。他们三人给队伍带来风格上的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外援选择路线的变化。他们曾经尝试过东欧球员(当然不再是俄罗斯)、巴拉圭外援丹尼斯和法得恰也曾在上海与大连的决战中灵光一现,但很多外援只是匆匆过客,真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巴西外援莫拉,只可惜1998年5月10日广州太阳神队5号后卫叶志彬的飞铲断送了他的职业生涯。
1999年年初,1990世界杯巴西国家队主教练拉扎罗尼到沪彻底引爆“巴西流”,他引进的最大牌球星非巴亚诺莫属,可惜这位在巴西都属腕级的明星实在是过了辉煌期,伤病导致的“水土不服”使他成为中国甲A彻底的流星,反而是之前进队的、有“小莫拉”之称的马赛罗成为令申花球迷挂念至今的巴西好外援。
这时,申花教练已经再次向东欧倾斜,选援目标也从南美转向新教练彼德洛维奇、佩德科维奇所在的前南斯拉夫,这个时代又产生了许多流星,让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兰柯维奇,可惜他的脾气跟假摔的伎俩和他的球季一样出名。
2001年12月上海申花SVA文广足球俱乐部成立,徐郎重来,选定2002赛季的外援“杂牌军”阵容:保罗·索萨、奥兰多、罗德里格斯,失败之后的他检讨当时太过于计较成本,不过幸而颇有慧眼的他还是一咬牙买下洪都拉斯前锋马丁内斯,随后的申花痛下大手笔买下阿尔贝茨、佩特等球员,拿下甲A最后一个冠军。
2005年随着俄罗斯出生的乌克兰国脚雅什金到来,申花外援引进的过程绘成了一幅有趣的“路线图”:从俄罗斯起步,最终又回到了俄罗斯。
作者
:张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