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将宣布命名全国211所体育学校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这一命名将是为全面贯彻《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和《2008年北京奥运争光行动计划》,确保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充分体现国家体育总局一手抓备战2008北京奥运会,一手抓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确保竞技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也标志着打造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精品工程的正式启动。这是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副司长潘志琛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谈到的。
潘志琛首先向记者介绍,中国运动员去年在雅典奥运会上摘金夺银带给国人极大精神鼓舞。中国之所以能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是因为有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多年来,在竞技体育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中、初三级训练体系,即:优秀运动队为高级,体育运动学校为中级,各级各类少儿体校为初级。多年来,这一训练体系为我国竞技体育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据统计,在悉尼奥运会上,我们体育健儿取得28枚金牌的36名运动员中,有35人是来源于体校的培养输送,而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取得32枚金牌的50名运动员中,100%都是来源于各级各类体校的培养输送。
为了说明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潘志琛还向记者介绍了目前中国竞技体育的家底。初级的各级各类少儿体校全国共有2679所,在校学生30.6869万人;中级的体育运动学校全国有231所,在校学生8.7176万人;高级的各省区市优秀运动队运动员1.8627万人,在编的国家队队员3300多人。也就是说,中国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都是从这40多万学生、运动员中培养出来。相对于13亿的中国人口,中国竞技体育的家底就显得太薄弱了。然而各级各类体育学校是我们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阵地,我国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的未来发展。再加上北京将承办2008年奥运会,中国运动员要在自家门口征战奥运会,国人对中国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的期望值会非常高,届时参加北京奥运会的高水平运动员中的绝大多数将来自体育学校。所以,体育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体育人才质量的高与低,将直接影响在奥运会上的参赛成绩及今后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家体育总局决定自2004年起,以奥运会四年为一个周期,在全国各级各类体育学校中开展“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工作。这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确定重点,择优扶持,强化管理,打造精品,促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适应新世纪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潘志琛说,此次被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全国211所体育学校,都是经过了严格的评审程序才获得这一命名的。首先是各学校的自评和省(区市)的复评,之后是国家体育总局核评,再就是专家组到现场进行实地评定。
潘志琛着重强调,被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全国211所体育学校都先后培养出参加国际大赛并取得优秀成绩的运动员。其中奥运会金牌学校共76所,奥运会银牌(除奥运金牌外)学校共28所,奥运会铜牌(除奥运会金银牌外)学校共13所,世锦赛(世界杯赛)金牌学校(除奥运会金银铜牌外)共59所,亚运会金牌学校(除奥运会金银铜牌,世锦赛冠军以外)共19所。
最后,记者还了解到,国家体育总局将把被命名为“基地”的全国211所体育学校统一纳入到国家竞技体育发展规划,优先给予扶持。其目的就是为了以较小的成本,产生较高的效益,培养出更多的全面发展的高水平的体育后备人才,为国家赢得更多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