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5日电(新华社记者 张薇) 当刘翔以12秒91平世界纪录的成绩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称雄,世界将焦点聚在了这位黄肤黑发的“栏上飞人”身上。在刘翔接受镁光灯洗礼的同时,长久以来默默耕耘的中国体育科研人也引来了媒体的好奇目光。运动员斩获殊荣自然与个人的
艰苦训练及教练员的辛勤培育密切相关,但刘翔背后的“科研经”也的确值得人们细细品读。
2005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于2月3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其中“刘翔雅典奥运夺金综合攻关服务”获得第二十八届奥运会科研攻关科技服务一等奖。对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田野表示,运动成绩是身在一线的运动员和教练员经过长期艰苦训练收获的结晶,而刘翔的闪光则衬托出为中国体育前行默默“助推”的科研的价值。
田野表示,科研并不能单以成败论英雄,之所以说围绕刘翔展开的科研攻关与服务成功,主要是科研人员与运动实践结合、为运动实践服务的工作做得比较理想。科研所成立了一个由4人到5人组成的科研小组,在近两年左右的时间内将主要精力完全投注于刘翔身上。无论是在平时训练还是在国内比赛,刘翔都会有“科研护卫队”的陪伴。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科研人员甚至可以将刘翔在比赛过程中髋部、手臂的动作,每个栏的运动轨迹都进行精细的数据分析,从而对刘翔改进技术动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4年奥运会时,科研人员并没有一同前往雅典,但他们同样可以利用电视录像“做文章”。男子110米栏半决赛结束后,留守后方的科研人员即通过分析得出,半决赛成绩力拔头筹的法国选手杜库里是利用个人出色的冲刺能力脱颖而出的,而刘翔的栏间距节奏、频率非常科学,尚有提高成绩的潜力,况且他在冲刺阶段还有所保留。
刘翔腾飞的时刻令人热血沸腾,而其背后的“科研经”念起来也是有滋有味。当辉煌成为历史,新的奥运周期已经开始之时,田野表示,了解运动员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集中主要力量围绕重点运动员展开工作,是中国体育科研的主要计划之一。
当越来越多的“刘翔科研小组”出现在中国体育界,国人对更多“刘翔”产生的期待也就增添了科研附加值。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