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真的值那么多吗?
无数的媒体曝光、巨额的商业合同、三次全明星赛的首发……这些事实让姚明的支持者们欢欣鼓舞,但也同时成为“倒姚派”攻击的口实。一个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他真的值那么多吗?
提出这种问题的人或许觉得,姚明受到的欢迎程度几乎是史无前例的,可是他的水平在NBA其实并不是那么顶尖。这一切合理吗?但是,这些人忘记了一点:价格与其说是由价值决定,不如说是由被需要的程度决定的,NBA需要姚明。
姚明的价值的本质,是商业价值,而一个明星的商业价值完全取决于他在某个地域的受关注度。两年前我到美国的时候,在华盛顿等地,已经发现不少人知道这个中国小伙子。这次在丹佛和休斯敦,在更浓烈的篮球氛围中,更是真切地感受到这里的人们对他的喜爱。
为了你喜爱的东西,付出多少代价都是不令人奇怪的。
他为什么惹人喜爱?
要明白这点,你只要把姚明想象成一只大熊猫就行了。因为两者有三个共同点:来自中国、温顺驯良、数量稀少。
在很多美国人的眼里,中国是一个非常遥远神秘的国度,那里的一切都与美国不同,这使美国人对和中国有关的东西本能地具有兴趣。
即使在美国,姚明这样的身高也是鹤立鸡群的。丹佛的一位出租车司机对记者说:“他是我见过的最高的人!”同时具有这样的身高、灵活度和篮球技术,这样的“珍稀物种”,数量比大熊猫更少。而且,温顺驯良的性格,使姚明在大量粗鲁的NBA球员中显得非常另类,他的谦逊和幽默为他赢得了大量的好评。
姚明受欢迎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进入的是一个美国公众普遍关心的领域———NBA。
更中国还是更美国?
中国人注重团队配合,NBA崇尚个人发挥;中国人讲究谦让,NBA要求强悍。加入
NBA以来,对姚明技术弱点的评论三年如一日,即他打球太“斯文”了。这不是姚明的过错,因为他生来就是这样。
于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摆在了姚明面前:他应该保持温顺谦和的形象,以便在场下得到更多的赞扬,还是尽量凶悍一点,以便在场上得到更多的分数和篮板?这个问题的回答并不仅仅取决于姚明自身的意愿,因为他承担了太多篮球以外的责任。
在一篇有关纪录片《姚明NBA之路》的介绍文章中,姚明被形容为继毛泽东之后最受普通美国大众关注的中国人。在很多中国媒体上,他被说成是中美文化交流的一个象征。而在上海,他被看作这个城市的形象代言人。记者曾经问姚明:“你觉得这样累吗?你愿意承担这样的责任,还是更愿意仅仅作为一个球员出现?”他的回答是:“我只是在做我的工作。每个人的工作都会影响到其他人,有的工作影响小些,有的工作影响大些。”这话听上去有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味道。
姚明保持“中国特色”或许比他提高技术统计数据更重要,即使对火箭队或整个NBA来说也是这样,因为NBA从来不缺少伟大的球员,但是别的球员无法帮助他们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
他到底应该归谁?
所有权归中国,使用权归美国?这样简单的划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太多的人想从姚明那里得到帮助。他出生的城市、培养他的国家、他现在效力的球队和生活的地方,多方的利益交错纠结。这个问题比较敏感,但是无法回避。
与另一位在NBA打球的中国球员不同的是,姚明在回国参赛问题上采取了非常合作的态度,这为他赢得了赞誉。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频繁的国内比赛任务使他疲惫不堪。几乎所有的专家都一致指出,体力是制约姚明在场上发挥更大作用的一个瓶颈。
我们不能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哪个更重要这样的评判标准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是因为疲劳导致的不良后果不仅损害了姚明本人和火箭队的利益,也损害了他的家乡和祖国的利益。显然,目前的姚明已经足够帮助中国队取得比没有他的情况下更好的比赛成绩,但是显然,无论是上海还是中国的体育界,所希望的都不仅仅是自己篮球队成绩的提高,他们更把姚明当作是自身在世界体育舞台上的一个投影。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必须让姚明保持较高的技术水准,不是在中国或者亚洲的赛场上,而是在NBA。
作为“举国体制”的受益者,中国的球员在出国打球后有义务归国效力,这一点并不具有太大的争议性。问题在于:我们能否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各方的利益都能得到兼顾?
后记:我的NBA采访之行即将结束,我知道通过短短几天的采访,或者通过这样篇幅的一篇文章,不足以深入探究姚明在NBA的经历。正如姚明自传《姚:两个世界里的生活》扉页上所写的:这位中国中锋出现在无数的电视广告、杂志封面和篮球报道中。但是,虽然他已经是这个国家(美国)最出名的体育明星之一,有关这位害羞、瘦长的上海男孩如何成长为NBA首位外国出生的状元秀的故事仍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
有关姚明,有太多的问题等待回答,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是见证他的足迹。(黄罕奭)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