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作为中国足球的消费者,每一名球迷都有权力拿起手中的笔和纸,为中国足球更加纯净的未来,对中国足坛出现的假冒伪劣、欺行霸市、言而无信等恶劣行径进行投诉。
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足球在中国足协的直接领导下,度过了风雨飘摇的365天。没有人会否认2004年是让所有人对中国足球都充满着信任危机的一年,是所有人对中国足协都怀着极大蔑视的一年,是所有人对中国足球的前景都感到希望渺茫的一年。
至今为止中国足协生产的几件用来撑门面的产品,都无法通过市场和公众的质量检测。在最高端的产品上,几支国字号球队都被作为消费者的球迷高喊“退货”:“国家队”被搞得像个小丑,7比0胜中国香港队后竟然还有人兴奋得以为中国队出线了;“国奥队”则是生生把几年前被捧到天上的“脑白金”毁成了“脑积水”;“国家女足”这件商品在出口希腊的过程中被识出破绽,最后臊眉搭眼地被退了回来。综观中国足球这三档高端产品在2004年的集体大崩盘,中国足协难逃其咎,他们理应对中国足球的消费者负责。
在“出口”市场遭到无情打击的同时,中国足协在国内市场的运营上也是破绽百出,笑料迭爆。现代和实德双双罢赛,中国足协竟然先是像个小孩子一样不知所措,然后观对越刮越猛的“改革”大风,采取种种哄骗、拖延甚至恐吓的手段,试图遮掩自己在市场经济面前已经无力营造良好足球环境和生产优秀足球产品的本来面目。
在制定政策方面,中国足协的高层决策者使出只唯上、不唯实,更不唯消费者的浑身解数,把中国足球带入“官本位豪赌”的悲惨世界。在处理与俱乐部权利关系、顶级联赛升降级制度以及国家队是否应该为奥运让路等原则性问题上,中国足协更是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了优柔寡断、生性多疑、左右摇摆甚至出尔反尔、言而无信的做法。在2004年年末的那场中超联赛几乎陷入崩盘的巨大危机中,中国足协居然接二连三地想出过“南北分区赛”、“取消升降级”、“只升不降”等馊主意。在中国足协某些高官的脑子里,想的只是如何把官做好做稳,如何别惹领导不高兴,根本没有从职业足球的本质着眼,寻找中国足球的市场生机。 最令人感到啼笑皆非的是,在进入2005年的谢亚龙新政后,竟然也传出了“让大国奥队取代大国家队”的风声,虽然这个消息最近被否认,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它是无风不起浪的。谢亚龙坐在阎世铎的太师椅上,他的真正任务只有一个,就是要确保在2008年以前中国足球别出政治性的乱子,至于国家队和职业联赛的水平能否真的提高,那就是次要的事情了。
在3·15这样的一个日子就要来临之际,我只是想表达一种担心:在“中国足协”这个“商场”里,作为消费者的球迷很难买到一件真正称心如意的商品。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难免不是如此。
在3·15这样的一个日子就要来临之际,我只想请中国足协认清一个形势:请你看清楚,到底谁才是你真正的衣食父母?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