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排联赛耗时甚长却无人喝彩,中国排协愁了;打到决赛阶段激战四起引来一定的关注,中国排协笑了;其他比赛尚有一轮辽宁却差点爆冷提前夺冠,中国排协愁了;上海起死回生令决赛延伸到联赛的最后一天,中国排协笑了;辽宁一泻千里令最后决战草草收场,中国排协又愁了;连输了12场的“学生军”北航男排因为赢了最后一场保级,中国排协又笑了……
从悄无声息到戛然而止
在2004年喧闹的中国体坛,为期4个多月全国男排联赛悄无声息地开始,又悄无声息地进行。
尽管中央电视台以协办单位的身份为这一赛事留出了不少时段,但同时期国内外体坛更为夺目的赛事实在太多了,难怪传媒对男排联赛偏于冷漠。直到决赛阶段,实力不济的辽宁男排在被认为“死定”后“咸鱼翻生”,在三场两胜的决赛前两场与实力超群的上海男排打得“血肉横飞”。
虽说好头不如好尾,但套在男排联赛又显得不太恰当,因为“好尾”断得很突然。尽管上海的绝处逢生,避免了冠军产生而其余比赛却没结束的窘境,可最后决战却不能在中央电视台直播———全国男排联赛的决赛在直播时间表上居然竞争不过F1的一个分站赛。
此前两场决赛都与对手拼足100多分钟的辽宁男排,在第三场决赛中垮得十分“干脆”,50分钟不到就“缴械”了,以至于播完F1的中央台刚想接着直播男排决赛后段,却尴尬地发现比赛结束了,只好剪出30分钟的赛事回顾草草收场。更失望的当然是中国排协和赞助商,好不容易盼到联赛末段打出一点高潮,一场平庸的决战又使所有希冀戛然而止。
从老当益壮到后浪乏力
去年前瞻男排联赛时,笔者预测将有“一批老星重现光芒”,结果不幸言中。
张翔、郑亮、卢卫中、王贺兵……一个个年过三十的老将重新披挂上阵,依然那么耀眼夺目,上海男排更是靠着关键时刻启用“封存”已久的老将王烨而卫冕成功。但老当益壮的背景是新星的奇缺和比赛的平淡。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早晚要消失;但看男排联赛,哪有后浪的影子?除了老将,抢眼的基本都是现役国手,算不上新星。后浪乏力,早晚会表现为国家队的人才短缺,2008年的奥运男排决赛已经打到家门口了,届时中国男排靠什么去推向高潮?
新人不稳,手稳的老将表现就更突出;但他们上场又使球队老化加剧,对抗的激烈程度和速度降低。近几年的联赛都落下“激烈有余、精彩不足”的评语,今年也例外。不少行家都认为比赛无谓失误增多,高水平的来回球减少。
从前功尽弃到瑕不掩瑜
新赛制在2004-2005年全国女排联赛试行时好评如潮,但在2004-2005年全国男排联赛结束时又变得争论不休,一切因北航那场离奇的胜利而起。
河北主场打北航的保级战,纯粹是职业队打业余队,正常情况下连打十场北航都难胜其一,却因为河北的轻敌急胜和北航的忘我血拼,爆出了本届联赛最大的冷门。争论由此展开。反对者认为新赛制不合理,无法通过联赛体现出球队的真正实力,像北航连输12场却因为赢了最后一场而保级成功,河北之前获胜的场次和胜率都明显高于北航,结果最后一场告负便前功尽弃。
但新赛制的支持者立即反问:如果单以之前的胜负决定名次和升降级,后段的比赛哪还有球队肯拼命?没有以弱胜强的可能,竞技体育还有何魅力可言?确实,新赛制的实施,使本届联赛比以往任何一届都更多悬念,旧制中的假球漏洞也被有效堵塞。至于结果,其实总体上看还是反映各队实力的,就算是最后含泪降级的河北,首先还是应该检讨自己的轻敌,以及保级战前表现的羸弱。
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这是中国体育正在进行的尝试,像北航男排这样的业余“学生军”能在国内最高水平的联赛中存活,在整个国内竞技体育领域都十分罕见。单看这,本届联赛实行的新赛制应该说还是瑕不掩瑜。
本报记者 梁劲松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