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唐敖因世事多桀,心灰意懒,跟着妻弟林之洋,乘其商船流洋出海。不一日,过了东口山,来到君子国,将船泊岸。林之洋只去卖货交易,唐敖约了船老大多九公自去城中观赏,远远望见城楼之上“惟福特宝”四个大字,心中欢喜,想来必是礼仪之邦,童叟无欺的所在。
两人进得城来,只见人烟辏集,摩肩接踵,衣惯言谈,都与天朝无二。乃向一位老翁问其“好让不争”之故,谁知老翁听了,一毫不懂。又问国以“君子”为名是何缘故,老翁回也不知。一连问了几个,都是如此。二人莫名其妙,且猜且行,说话间,来到闹市。只见一座高耸入云的大牌楼,上书“丽春院”三个大字,正是一座十四开十二进的大型夜总会,气派非凡。
早有小姐呼呼拉拉迎将出来,吹吹打打将二人簇拥进了大堂,一见店主人,唐敖喜出望外,董事长兼总经理原来是故人韦小宝。难怪康熙踏遍青山找他不到呢,原来是跑到南洋来了。叙过礼,茶刚上来,先急忙问他,为何国称君子?
小宝大笑:“唐公有所不知,所谓君子小人,那是咱赤县神洲说法,孔老二制定的道德标准。入境随俗,十里有三音。比如说,在咱们中土,泡吧泡妞决非正人君子所为,可是在这里,却是最风雅最光荣的事情。”
唐敖自然不信:“韦爷卖瓜,自卖自夸。您做这一行,自管大吹大擂,至于道德是非,难道此地人皆不读圣贤书不成?”
小宝见他不信,也不多言,从书桌上取过当天报纸,请唐敖自读。上面果然详细记载着国军大将某某等六人出征女儿国期间耽搁在丽春院里的风流韵事,烫金标题是红纸黄字:六君子事件。
唐敖仔细读罢,方知韦小宝所言不谬,暗责自己少见多怪,不识大义。但是还不大服气,问道:“假如说乱搞男女关系在贵国是无比光荣的事情,那么还有什么事情是可耻的呢?”
小宝说:“唐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君子国是个讲法制的地方,吃粮当兵搞的是职业化,这个国家最赚钱的行当是职业军人,所以来我们丽春院里潇洒走一回的也多是御林军指战员。当然了,如果是自己单独行动搞破鞋,抓到了就是小人。但如果有部队领导以人格担保,那就另当别论了,不管是半夜三更跟小姐出了车祸,还是整班整排与小姐寻欢作乐,都算是联欢会,军民鱼水情,提倡鼓励还来不及呢!”
唐公仍是追究个不休:“难道贵国这么多军官泡妞,就没有一个出丑闻的,全是君子?”
小宝沉吟半晌,摒去众人,关好门窗,悄悄伏耳说道:“怎么没有!御林军正印先锋官玉面小达摩白云瑞与白眉大侠徐良就出过事,那晚他们喝光了我店里的所有啤酒,带着头牌小姐小芙蓉出去过夜,车上树了,人进沟了,到现在也没人知道真相。谁要是提起车上有小姐,我们就骂他别有用心,是小人。”
唐公还想多问,忽见多九公直跟自己使眼色,急忙起身告辞。两人来到街外,正要商量究竟,只见净水泼街,黄土垫道,八辆摩托车开路,原来是君子国御林军出征。浩浩荡荡的军车开过来,当头一辆中吉普上坐的正是君子国天下都招讨太子少保统领文武兵马大元帅卢米,且看卢米,顶盔挂甲,罩袍梳带,左挎弯弓右带箭,右手前伸,握着一个黑白相间的无柄牛皮大铁锤,左手搂着一个尤物。且看她,左挎照相机右带录音机,虽徐娘半老,风韵尤存。左手举着笔记本电脑,右手勾着大元帅脖子,眉开眼笑,顾盼自如。原来正是韦小宝他娘赛金花,已经从良改行做了御林军的随军记者。
唐公伸长了颈项,兀自看得发呆,鼻血止不住,口水也流了一地,多九公在一边深为自己无缘效力沙场而惋惜,啧啧称奇道:“我要是女记者就好了。”唐敖却很不正经地贸然答应:“我要是卢米就好了!”欲知君子国里更多奇妙故事,且听下回分解。
(文豪名著,不容篡改。欢迎对号入座,相似俱是巧合。)(方肇)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