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纳·弗朗茨克
联合会杯将在6月15日至29日在德国举行。而在德国人眼里,联合会杯曾经是食之无味的鸡肋,现在,克林斯曼却希望利用它来为2006年世界杯积累经验。
德国人曾反对参加1999年7月的联合会杯,而他们在墨西哥举行的那届“迷你世界杯”上的表现也与此相对应:0比4负于巴西队,2比0战胜新西兰队,0比2负于美国队——首轮即遭淘汰。六年后,一切都变了。德国国家队主教练克林斯曼说:“我想赢得这个杯赛。”
由各洲冠军和世界杯冠军参加的联合会杯一直备受争议,为了争取2006年世界杯的申办权,德国队在1999年的夏天不得不在联赛的准备阶段组队出征墨西哥,这引起了很多球员和俱乐部的反感。为了备战联赛,从卡恩到比埃尔霍夫,有整整一打的欧锦赛冠军成员没有随队出征。留下来的人可以组成一支主力球队:卡恩、巴贝尔、诺沃特尼、雷默、施特伦茨、哈曼、耶雷梅斯、博德、穆勒、比埃尔霍夫、基尔斯滕,替补有拉梅洛、内尔林格、扬克尔。与飞往墨西哥那支由新人毛尔、格贝尔、多安加上莱曼、马特乌斯、施奈德和绍尔组成的队伍相比,前者更像是一支能取胜的球队。
墨西哥之行是德国队主教练里贝克执教时代终结的开始。回国时,队里弥漫着愤怒和沮丧的气氛,队内危机重重。在一年后的荷兰/比利时欧洲杯上,内讧不断的德国队在首轮就耻辱性地出局,这导致了里贝克的下台。
与之相反,这次的联合会杯是2005年德国足球的头等大事,同时也是对来年世界杯(2006年6月9日——7月9日)的一次竞技和思想上的重要测试。对于第二次参加这项国际赛事的德国队来说,目的并不是要一雪墨西哥之耻。克林斯曼和助手勒夫最大的希望是为2006年世界杯积累大赛的经验。
与1999年那次失败的联合会杯相反,这一次所有国家队球员都想参加。球员们都想利用这次比赛的机会来展示自己,争取进入2006年的世界杯阵容。作为世界杯主办国,德国不用参加艰苦的预选赛,而同时他们也缺乏真正的比赛来检验阵容和积累比赛经验。勒夫认为联合会杯符合德国队积累大赛经验的三个重要标准:“这次比赛有真正的大赛气氛,球队面临压力,而且球迷对球队有着很高的期望,这些都有利于德国队积累比赛经验。”在联合会杯前,国家队会进行另外一些热身赛,先是将于2005年5月31日在全新的安联竞技场与拜仁慕尼黑交手,然后6月4日在贝尔法斯特挑战北爱尔兰,最后于6月8日在门兴格拉德巴赫与俄罗斯进行一场比赛。6月12日,国家队队员们会重新集结,备战3天后在法兰克福与澳大利亚队进行的联合会杯的揭幕战。
在联合会杯期间,德国队需要在全国来回奔波:从法兰克福到科隆,然后到纽伦堡。如果他们能打进半决赛甚至决赛,那他们还需要继续飞行。
克林斯曼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我们将以最强阵容出战。每个队员都希望能参加比赛,不用担心有人会拒绝参赛。我们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比赛中。”
德国人的高原噩梦
托马斯·海纳克
对于德国国家队来说,1999年在墨西哥举行的联合会杯是一场灾难。炎热苦闷的天气,空气稀薄的高原,噩梦般的比赛,让克里斯蒂安·沃恩斯不愿回顾。
1999年在墨西哥举行的联合会杯留给多特蒙德后卫沃恩斯的回忆就像一场噩梦,“那时候的温度闷热至极,简直让人受不了,而且空气也非常稀薄,呼吸困难。”然而沃恩斯和他的队友不能去避暑,在位于海拔2000米的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市,日耳曼战车还需要在联合会杯上奋战。
沃恩斯心有余悸地回想着这一切。他对这次墨西哥之旅的印象比大多数的队友更要深刻。一方面是这名后卫被讥讽为德国队的软肋,这次比赛中,德国队0比4惨败于巴西,0比2不敌美国,仅以2比0击败新西兰挽回了一点颜面;另外一方面,沃恩斯至今仍对这次赛事所带来的一连串的倒霉事耿耿于怀, “联合会杯结束后,我们仅有几天时间来准备联赛。大家心里都明白,养精蓄锐以应对下个月开始的联赛多么重要。”然而国家队队员们却不能如此,他们由于政治原因而不得不代表国家队征战。“而后果就是,我们中的多数人在赛后已经筋疲力尽,在联赛中根本提不起劲来,因为我们没有储备好体能。”
在出征墨西哥时,由于很多大牌球星拒绝入队,国家队主教练里贝克只能临时拼凑成一支勉强可以打完这次赛事的球队。“马特乌斯、莱曼和我是队里面仅有的几个主力球员”,沃恩斯对于很多球员的拒绝入队忿忿不平。毛尔、格贝尔、多安、黑尔特和林克等一批年轻球员在墨西哥为国家队披挂上阵;而卡恩、诺沃特尼、哈曼和比埃尔霍夫等球星却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留守德国。但沃恩斯表示,自己永远不会拒绝国家队的征招,“我本可以对此说‘不’,但我总是不能拒绝。”
还有2个半月,2005年联合会杯就将拉开帷幕,不过这次的情况有别于前。首先德国队球员的身体状况将比以往更佳,他们既不需要调整时差,亦不需要忍受酷热的天气,而且在大赛开始之前他们还将有几天的休假时间以便调整体能和心理。“我们将咬紧牙关,”沃恩斯承诺将尽全力参与比赛,“这类比赛对队伍的成长很有帮助。重要的是所有由主教练克林斯曼钦点的球员都会参加。”
(《踢球者》独家供稿)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