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队在今年中超的第一个主场,以4∶0酣畅淋漓地拿下了上海申花队。按理说,这结果肯定不是双方正常的实力对比。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双方此消彼长,成就了这么个结果呢?
北京现代队获胜,变化在于阵型。由于商毅的受伤,使祥福不得不将阵型由3-4-3改为4-4-2,不料却收到了奇效。
应该说,3-4-3阵型是祥福心中的一种情结,自他带中青队时,设计了一个3-6-1的攻击阵型后,便死死抓住不放。及至后来国奥队的3-4-2-1阵型,到今天重掌北京队的3-4-3,其实都是3-6-1的变化。多年的实践证明,效果并不好。
3-6-1也好、3-4-3也好,是一个攻击阵型,强调进攻没什么不好,但也要因材施教。中国是足球弱国,多年来从心理上放不下先不失球,再说赢球的一种心理防线。就算中场放再多的人,也都因顾忌后防而没人插上,使进攻兵力单薄。尤其是当大家一哄而上,被对方断球打反击后,就更不敢上了。
中国球员对足球战术的理解,受多年来低水平训练的影响,位置职责始终不能游刃有余。不是机械执行,就是丢失位置。中场扎堆,抢得挺热闹,却组织不出有序攻防来。而后防只有3人,防守面积又小,一旦被对方穿透中场,便危在旦夕。
昨天,北京队变阵4-4-2,三条线清晰了,防守加厚了,中前场跑开了,有了组织的空间,边路、中路有了节奏、层次,现代将士们打起来顺多了。如果说祥福的3-6-1在中青队时还有灵光闪现,那是因为对手不熟悉中国足球,加上年轻人能抢,曲波能跑,偶尔能收到效果。而在中超战场上,相互都很熟悉,3-4-3就困难了,让金德一帮后生就把你治了。
祥福,别轴了。3-4-3尽可以做一个课题研究,实战中,还是要实事求是的好。
申花队输球主要输在心理上。1997年的1∶9和今天的0∶4,皆因心理变化,在比赛中不那么纯粹,心里不那么干净。卞军和杜威撞在一起、孙祥和张玉宁在罚任意球时的相互干扰,孙吉的两张黄牌,都反映出他们的心理变化。如是,一长一消,结果就失衡了。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