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中超第四轮,出现惊人巧合:辽宁三军与上海三军分别交手,结果申花和国际分别战胜辽足和金德,只有大连实德维护了辽宁足球的一丝尊严。历史上,辽宁队与申花队分别代表中国足球的北派和南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前者处于领跑地位。然而,随着足球职业化的深入,上海足球加快了内部扩张的步伐,一时让中国足球的重心失衡。随着实德的盛极渐衰,辽宁足球虽然保持球队数量上的可观,但在气质、声誉和统治力方面都不及往昔。中国足球的地标,正在悄悄南移上海……辽沪比拼,多项指标见拙
近几十年的中国足球可以被看成是一本“南北战争史”,辽宁为代表的北方足球与广东、上海为代表的南方足球轮流坐庄,争霸多年。职业化进行不久,广东足球渐渐沦成配角,上海足球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南方足球的惟一代表,上海足球似乎天生就与辽宁足球是“敌人”,连沪之间争霸曾经是甲A绵延多年的主旋律,而历史多次的辽沪之战也打得火星四溅,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经典战役。
这次的辽沪全面会战无疑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从中可以看出资本对足球的巨大影响力。很简单的例子,无论是上海的八万人还是虹口体育场,都拥有着一流的比赛场地,而我们的大连队和辽宁队却只能在菜地般的球场上拼杀。
2004年,上海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000美元,继续居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各省级地区之首。上海德比第一年,申花和国际两队的投入总计达到3个亿,而辽宁的三支球队加在一起投入总计估计也没有超过1个亿。资本的力量可以让上海球队大批量地购买海内外的优秀球员,如今上海的三支球队没有一支敢称自己拥有最纯正的上海血统,而且内援所占的比例甚至比本土队员还要大。
而辽宁足球却恰恰与上海足球走着两条不同的路,有人开玩笑形容这个周末所进行的辽沪会战是:买人的球队战胜了卖人的球队。辽宁三军,只有大连撑脸
多年的霸主地位让大连足球很自负,在他们的字典中,只有大连足球而没有辽宁足球,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大连足球简直就是辽宁足球的代名词,是一杆不倒的旗帜。大连人的自负并非没有道理,历史上辽宁队所获得的十连冠,队中的绝大多数主力球员都来自大连,在大连足球不再向省队输送人才之后,大连足球便开始缔造属于自己的王朝。尽管后来以沈阳球员为主的辽宁队也曾经在甲A掀起过波澜,并培养出了大批量的国脚,但显然,这些成就仍无法与大连足球的辉煌相提并论。
在这个周日举行的中超联赛中,大连实德在客场1:0击败了上海中邦队,不仅创造了联赛开赛后的四连胜记录,更为辽宁足球在这次的辽沪全面对抗当中挽回了一丝的颜面。
不得不承认,在辽足和沈阳金德成为“扶不起的阿斗”之后,大连足球依然十分坚挺,仍是一支国内任何球队都不敢忽视的强大力量。
辽宁足球队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在体制失效之后,辽宁队的生存便成了很大的问题,首先是失去了在省内随便挑选优秀人才的机制,人才输送渠道被掐断,其次是失去了依托球队发展的城市,由于辽宁省内最大的城市沈阳也拥有自己的球队沈阳足球队,辽宁队多年以来不得不在周边一些小城市到处流浪,受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制约,辽宁队也无法获得政府的支持。
多年来,辽足一直靠着向其他球队输送人才过活,而自身又缺乏有效的造血功能,人才的断档和资金的短缺使球队的生存愈发艰难,混到目前这步田地也不是什么偶然的现象。
而沈阳金德队的颓势则完全的管理者的短视所造成的,2004年,依靠所谓的“金德模式”,沈阳队在联赛中获得了第八的成绩,但殊不知在当年金德队所获得的26分中,有6分是罢赛所获的,如果去掉这6分,金德队的成绩仍然是倒数第一。
靠大连一支球队,如何与上海的“集团军”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