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剑飞)中国足协今年加大了对裁判员的监控力度,一份完整的“秘密技术报告”及时对各裁判员的执法做出评判,包括主场、客场等判罚尺度是否统一等细节都在这份报告中体现。足协根据具体的情况,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调整,或者到赛季末进行末尾淘汰。
联赛前四轮过后,中国足协技术副主任李冬生对每一轮裁判员的执法情况进行汇总,按照设计好的技术报告格式,将比赛监督报告、裁判员技术报告以及裁判监督报告中的技术细节进行统计。
从技术报告的成分看,如果一名裁判员对待主队和客队的判罚尺度不一,或者存在较大的问题,技术报告就会发挥作用。在技术报告中,裁判员的判罚情况一目了然。如有的裁判员在4轮比赛中判罚主队犯规40余次,判罚客队则达到60余次左右,这样悬殊的差距,说明这名裁判员的执法水平存在问题。
同样,本赛季中超联赛四轮过后,所有裁判员执法的情况已经进行了汇总。从判罚的情况看,出了个别争议的情况外,李冬生认为总体情况要比去年有了提高。李冬生说:“我们对裁判员的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在外界一直将裁判员问题当成焦点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更注重裁判员执法的公正性。从前四轮反馈的信息看,裁判员的执法相对比较问题。当然问题也摆在那里,评议委员会将对每一轮进行评议,绝对不会放过任何典型的判例。”
此前,包括上海永大在内的相关俱乐部已经就裁判员的判罚问题进行了沟通,一些裁判员在对待争议进球、点球上存在问题。其中,北京现代队在对阵沈阳金德时的争议球、上海永大遭遇的两次争议等,将是评议委员会重点评判的判例。评议委员会的意见相当重要,甚至对裁判员的饭碗起着决定性作用。
对于可能出现的腐败问题,李冬生表示,如果有人拿自己的前途当儿戏,中国足协绝对不会袒护任何一名裁判。自从2001年建立内部秘密技术报告以来,相信所有的技术统计放在一起,能够看出裁判员对待主队和客队的手段。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