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绍州巴特基辛根报道 谢亚龙、杨一民和朱广沪一行抵达德国,作为回访也好,考察中青队也罢,本是一次很平常的德国之旅。但是看完中青队与奥地利队的比赛,再听完冯剑民和中方教练组的汇报后,从吃住条件到训练比赛的安排及计划,谢亚龙和杨一民都不满意。谢亚龙更是龙颜大怒,在德国巴特基辛根掀起了一股风暴。而最中心的问题便是对克劳琛安排训练和比赛的一些做法,这位足协当家人有着一些不同的看法。27日上午训练结束后,记者就谢亚龙在中方训练组会议上提出的几点要求采访了克劳琛,克劳琛听后明确表示难以理解。
首先在训练时间上,谢亚龙和杨一民要求延长中青队每天的训练时间。根据冯剑民统计的数字,中青队抵达巴特基辛根训练基地一个星期以来,总共进行7次训练和3场比赛,每堂训练课最长2个小时,最短的才73分钟,而且是一天一练。这样的训练强度和谢亚龙的要求有明显差距。
“我不能理解,为什么每天要训练那么长时间?训练要看内容和强度,我们在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内对球员进行强度很大的训练,这样的效果最好。如果他们一定要每天进行三、四个小时的训练,我们也可以这么训练,但是那样的效果会好吗,我不相信这一点。在欧洲,你去看看哪个教练会这样训练?”克劳琛皱着眉头,表情相当疑惑,“我知道中国球员在国内都是每天进行长时间的训练,但是那样真的就是对的吗?我觉得有些人还不明白这一点,包括个别球员,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训练。如果思维还是停留在国内的那一套办法,那肯定会有点问题的。在欧洲,人们看的是训练的质量和内容,而不是看训练时间的长短。这就是一个差别。”
如果中国足协一定要坚持长时间的训练方法,克劳琛会不会接受,会不会改变训练计划?对此,克劳琛没有给予明确的回答。“我认为我的这个方法是对的,我们的训练强度是足够了。我还会和谢亚龙及杨一民进行一次交流,然后再看怎么定。”
中奥国青队比赛结束后,中青队9个球员因为拼抢过度,出现不同程度的抽筋现象,这表明中青队队员的体能储备离比赛要求还差很远。“我怎么不知道有这么多队员出现抽筋的情况?”克劳琛反问记者道。看来,在克劳琛和中国教练及队员的沟通和交流上还有一定的问题,至少,克劳琛没有得到所有的信息。
谢亚龙对中青队居住条件的简陋也表示出乎意料,为了能体验中青队的食宿状况,谢亚龙要求在巴特基辛根期间与球员同住同吃。在26日晚上的会议上,足协要求克劳琛也搬到青年旅馆与球员同住,对此要求,克劳琛也不能理解:“为什么呢?我每天都去球队,每天都去旅馆,为什么非要搬到旅馆去住?”对于中国足协的这个要求,巴特基辛根方面表示要取决于克劳琛自己的态度。
最后,当记者把国内专业人士和媒体对中青队在比赛里的表现表示失望的看法转达给克劳琛时,克劳琛摇了摇头说道:“他们当然可以批评,但是如果说奥地利队很弱的话,我不同意。我们球队在上半场的比赛表现并不差。”
德国时间29日上午,谢亚龙一行和巴特基辛根方面与克劳琛一起进行最后的谈判,所有的问题将在这个会上进行讨论,并找到解决的途径。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国青”,共找到
590815
个相关网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谢亚龙”,共找到
501681
个相关网页.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克劳琛”,共找到
36476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