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百年沧桑,乒乓球这个小小的银球发生了深刻变化,其比赛规则也在不断完善,令乒乓球比赛更具观赏性、竞争性。随着中国乒乓军团如强秦般一统天下,为达到世界乒坛格局均衡发展,世界乒联持续不断将乒乓球规则被迫做出针对性的修改,比赛更具观赏性和竞争力,但应变能力的加强和超强实力显现,使中国军团在不断变化的规则当中,长期垄断着世界霸主地位。
不断完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乒乓球规则一直在不断完善,1926年首届世乒赛,参赛球员不统一着装,更像是进行友谊赛。在随后的比赛中,乒乓球比赛越来越走向正规。在1936年的第10届世乒赛中出现了难题,奥地利对罗马尼亚男团决赛竟然进行了31小时,而有一场单打比赛进行了7个半小时,一分球打了1小时20分钟。为此,乒乓球比赛规则进行了较大的修改,球台由4.8尺长增至5尺,球网由6.5寸高降为6寸高,球从软球改为硬球。对比赛时间也做出规定:一场三局两胜的单打,不得超过1小时,五局三胜的比赛不得超过1小时45分钟,禁止用手指旋转球发球。
球台、比赛用球、比赛时间的改变,为乒乓球开辟新技术、新打法铺平了道路。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乒乓球规则每两年都要修改一次。随着1988年乒乓球运动被首次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乒乓球在世界范围内更加受到重视,乒乓球规则更加完善。不过根本的东西是变不了的:直径38毫米的比赛用球、五局3胜的21分赛制。
针对中国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军团长期独霸世界乒坛局面,在某种意义上也限制了乒乓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与发展。为配合电视转播,增加乒乓球比赛的对抗性,直径40毫米的乒乓球在2001年正式在国际大赛中使用。当时有中国选手担心大球的使用会降低中国选手的优势地位,不过马琳当年在世界杯比赛男单中夺冠,再次表明大球对中国选手并无太大影响,正如蔡振华所说:“机会面前都是平等的。”
2002年开始实施的11分赛制,为中国选手保持优势地位提出了新课题。昨日,前世界冠军、辽宁乒乓球女队教练朱香云表示,伴随着11分赛制的改革,2分轮次的发球也应运而生。作为以发球和前三板见长的中国队,在发挥这种特长的时候,以往均是利用5分一轮的不同组合,以多变的战术手段来克敌制胜。每轮发两个球,削弱了这种组合变化的整体威力。同时,由于特长技术发挥的余地缩小,心理压力随之增加,对比赛进程的把握心里越来越没底,比赛结果更大程度地变成了随机事件,给水平差一些的选手提供了进行“搏杀”的可乘之机,增加了比赛结果的偶然性。
11分赛制给中国队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由于每局的比赛时间变短,开局显得更重要,要求运动员一上来就要放手搏杀,但中国运动员在此没有优势而言。正是由于11分制增加了比赛的偶然性,2003年格林卡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乒赛的男单冠军,而整体优势明显的中国队无缘前两名。去年柳承敏战胜王皓夺得奥运会男单金牌,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自相残杀
尽管国际乒联相继推出大球、11分制针对中国的规则,但仍然无法改变“中国打世界”的局面。本届世乒赛国际乒联再出猛药,实施新的规则,一是每个会员协会报名男女选手均不得超过5人(往届是7人),但世界排名前十位的选手不占此名额,最多仍将加至7人;二是编排不会照顾同一协会的选手分在不同半区,而是根据排名顺序自然进入,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同一协会的选手可能提前在半区内“自相残杀”,大大降低了整体实力雄厚的中国选手夺冠系数,打破了以往中国队“多保险”的局面。朱香云表示,国际乒联的初衷是为了推广乒乓球运动,但在本届世乒赛上中国选手受的影响不会很大,除了男单冠军悬念较大外,其他四个项目冠军仍会是中国选手。(记者洪恩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