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荣:“轰炸机”福地创奇迹(图) |
|
|
SPORTS.SOHU.COM 2005年5月1日10:01
东方网-文汇报
|
|
文/本报记者沈雷
上世纪60年代中国男乒的4位巨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特别绰号。
机灵的徐寅生是当然的“智多星”,打球泼辣的庄则栋名号“小老虎”,擅使直拍长胶削球的张燮林球路颇鬼,获封“魔术师”,就属李富荣的绰号最复杂——“美男子+轰炸机”。与好莱坞巨星格里高利·派克颇有几分神似的李富荣确实俊朗,至于“轰炸机”的别称,据说还是前南斯拉夫球迷所封:1965年世乒赛男团决赛,李富荣独自挑落日本两员大将,这位长相英俊、打到关键处总爱把脚下地板跺得震天响的中国男人,成了卢布尔雅那体育宫的第一偶像,球迷们自发高呼“轰炸机、轰炸机……”前南斯拉夫因此也成了李富荣的福地。
“轰炸机”的名字,总给人一种动静大、有激情的初印象,球场外的李富荣其实一直秉信“成绩再好,不能喜形于色;成绩再差,不能输人”,绝不把心情搁在脸上,这一信条贯穿着他改行教练、官员的两大阶段。
某著名外国女排教练以大声训斥麾下球员出名,球员比赛中任何一次失误,必会遭来他如雷声般响亮的呵斥。李富荣坦言,自己不是这种带教方式的支持者,“球场上训斥队员,把输球的责任推给运动员,这是教练没有风度和无能的表现。”身为师长的教练,就必须把问题解决在训练场上,“依我的主张,平时训练时,教练员要做‘对手’,要站在自己队员的对立面上,给他出难题,制造困难磨练他,这样才能练就过硬的技术、顽强的心理素质及战斗作风。”
第35届平壤世乒赛,中国男队在团体赛中先后2次以大比分负于匈牙利队,丢失了蝉联2届的斯韦思林杯,单项比赛中也仅靠梁戈亮与葛新爱配对的混双收入半金,按李富荣的话说,“输得只剩一条裤衩。”当时引来纷纷议论,是不是中国男队从此要走下坡路了?身为男队主教练的李富荣成了焦点,回国后他甚至收到过一位群众寄来的“礼物”:一只被剪成圆形的鞋垫。在接受一名南斯拉夫记者采访时,李富荣含蓄地称“中国队夺回斯韦思林杯肯定不需要27年之久(匈牙利队时隔27年重捧男团金杯)”。其实,已做好“不成功便成仁”打算的李富荣,回国后立即提出:“两年后的世乒赛就要收复失地!”
经研究分析,李富荣与教练组成员们一致认为,中国队惨败的主因在于战术打法缺乏创新,以匈牙利为代表的欧洲两面拉弧圈结合快攻的技术已经成熟,而我国直拍快攻的主动攻击性较弱,被动防御太多。针对这些问题,中国队早早开始了集训,蔡振华、江嘉良、谢赛克、施之皓等一批新锐由此入选国家队。
蔡振华是李富荣最得意的弟子。左手横拍的小蔡打削球出道,后改行主动攻击型打法,用的球拍却仍是防弧圈胶皮的削球拍,这成了他的独门秘器。在李富荣眼里,蔡振华是优点与缺点都有突出的球员,优的是“技术有特点、打球拼命、气质不错”,缺的是“反手弱、为人懒散”。“在训练中我就激发他气质好的一面,让他敢于在比赛中打出杀气,要善于用脑子打球,尤其是在反手上要大胆,不能前怕狼后怕虎。”
抓训练比赛作风,也是那次集训的重点。为了加强队员们的比赛意志和团队意识,教练组下达了不成文的规矩:如果有队员身患感冒等小疾,可以休息,但必须到训练场边走走,帮助捡捡球,体现大家是一个团队的,你是球队中的一分子。在李富荣等人的调教下,全队作风焕然一新:懒散的蔡振华成了训练最努力的队员之一,1980年冬训时,腰部不慎扭伤的蔡振华依然忍痛坚持每天参加万米跑练习,一练就是一个月;35届世乒赛上因体力不支的郭跃华,这次把增强耐力列为自己加练的重点,一次训练居然因流汗过多而休克了过去……
付出才有收获。1981年在前南斯拉夫诺维萨德举行的第36届世乒赛上,李富荣率队复仇成功,击败匈牙利重夺斯韦思林杯,中国队也创纪录地实现包揽全部7尊金杯的奇迹。据说比赛结束后,2年前在平壤询问李富荣的那位南斯拉夫记者,又一次找到了他,“你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了自己的预言……”
重返福地的“轰炸机”,创造了中国乒乓队的又一个新奇迹。
李富荣早已习惯被记者包围。新华社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