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落后群体总是在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麻烦,就是投机者根据自身利益,到最先进的理论里去断章取义抓鸡毛来当令箭,结果是导致解决最常识和基础的问题时发生逻辑混乱,酿成人为灾难。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过程中,美国顾问古德诺的《共和君主论》就是这样一出闹剧。古德诺本是美国国内颇有名望的宪法专家,其文章本身并无任何维护旧式王朝的用意,仅是探究英法等国革命过程,讨论君主象征权力的保留问题,一个大前提、一个大常识,是代议制度在政治生活中已经得到确立。
结果,该文经保皇党的妙用,随即变成袁复辟帝制的“重要理论根据”。“古德诺支持袁世凯称帝”的消息传回美国,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顿时声名狼藉,尽管他立即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希望澄清本意,但已永远无法洗去在中国沾上的这团污迹。
谢亚龙先生近日言论就有在中国足坛制造常识混乱的危险。“德国足协的领导们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联赛未必是提高国家队水平的最终方式”,理由是“2004年欧洲杯上5大联赛所在国国家队都未能进入四强”——眼看,中德足球交流史上的“古德诺奇冤”将就此诞生,受害者是中国足球和“德国足协的领导们”。
三条常识:1世界杯冠军,欧洲国家中只有5大联赛所在国获得过;2最近6届世界杯中,欧洲球队7次进入决赛,其中德国(包括前西德)4次,意大利2次,法国1次,5大联赛所在国全包揽;3中国不能参加欧洲杯,也就是说,即使欧洲杯上出现过丹麦、希腊等黑马,世界杯的数据对中国足球更有参照意义。
“按我们的理解,高水平的联赛应该培养出高水平的国家队,但缘何相互之间不成正比?这个现象是由德国足协官员提出来的,而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这是谢亚龙先生的困惑,但请你朗声读出上述3条常识,就可以解惑——缘何不成正比?当然是正比!
另一个常识错误,就是把“联赛”和“甲级联赛”等同起来。本届欧洲杯4强:希腊、葡萄牙、捷克、荷兰,其甲级联赛无法和英超、意甲抗衡,仅因为地域狭小或经济不够发达,但其整个联赛体系和意大利、英格兰、西班牙并无任何区别:职业队甲乙丙丁层次分明,业余、地区、青少年联赛丰富多彩,每到周末,无数场比赛在大小场地展开,比赛日后的当地报纸体育版全是连篇累牍的各种比赛数据。
庞大健全的联赛体系才保证了上述每个国家足球人才不断涌现。记者曾问丹麦球星托马森,1992年丹麦夺得欧洲杯冠军时你在做什么?他说,“我早早睡了,因为第二天是青少年联赛比赛日。”更须说明,葡萄牙、希腊、荷兰取得成绩,决不是联赛让步国家队换来的,哪怕是甲级联赛层面,葡超、希甲、荷甲也是欧洲5大联赛之外最优秀的,经济因素导致球星外流,绝不说明其联赛为了“国家利益”比英超和意甲多放弃了什么。
日本J联赛的红火客观上刺激了中国甲A的诞生。但我们的甲A和中超都和国家队一样是在沙滩上盖房子,忽略了日本足球人士在J联赛诞生前10多年做出的不懈努力:让专注于棒球的日本青少年大面积转而热衷于足球,为发展多级别联赛体系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
谢说到的学外语问题,笔者倒有所探究。我曾观察为何德国人外语能力出众,得出一大结论是其性格谦虚,决不空口说大话。“德国有的,我们中国都有”,笔者是从另一份报纸上读到了谢参观巴特基辛根市过程中反复抛出的一句评论,目前还不敢断定真伪,但若真有此想法,还请谢先生日后在外交场合公开发表时稍加谨慎。
我不知道热爱谦虚的德国人听到这样的话心里有何感受,不想提及什么贝多芬、尼采、贝肯鲍尔,无心探究德国丁级联赛草皮和大连金州的差异,更不会去阐述德国的免费教育和医疗体制,我只想正告谢先生及分享这一观点的人:莱茵河一样清澈美丽的长河,我们曾经有过,如今已永劫不返地失去了。(作者:王勤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