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润声)不论是来参加苏迪曼杯比赛的运动员,还是来观赛的普通百姓,当你走进首都体育馆大门,那两辆随时准备执行任务的急救车就给你了一颗定心丸;分布在场馆比赛区和看台区的四个医疗点,更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
5种“武器” 几十种药品专为应急
昨天清晨8点,离苏迪曼杯首场比赛开始还有一个半小时,本次大赛组委会医疗部副部长王泽京和他的伙伴们已在首都体育馆内二层南北两面,搭好了两个专门为观众提供医疗服务的临时医疗点。记者看到,在流动医疗点里有五种急救“武器”:急救诊箱、心电图、氧气瓶、除颤器和气管插管箱。在药箱里装满了几十种院前急症需要的药品。
王泽京表示,由于观看比赛的特殊情景,观众处于极其激动紧张的状态中,一些突发性疾病和外伤更容易出现。同时还考虑到大型赛事和活动中突发事件的发生。北京市急救中心何永年医师介绍说,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所有武器都能在最快时间内派上用场。
1分钟快速反应小组必定到位
针对比赛场馆最多容纳1万8千名观众以及运动员和教练员,医疗部派出17人组成“快速应变小组”,他们是来自北京市卫生局、市急救中心、解放军304医院和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等单位、多次参加北京重大比赛的院前急救大夫和骨科大夫。为了在场馆里保持交流畅通,每位“战士”都手持通讯对讲机。
记者现场做了一个测试,通过一部对讲机发出呼叫信息之后,不到一分钟,位于场馆各个方位的大夫们就出现在了指定地点。
2医院专门预留急诊床位
王泽京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两辆分别来自解放军304医院和北京市急救中心的救护车以及四个医疗点临时,称得上是苏迪曼杯的赛时“流动小医院”。“北京急救中心、海淀医院、人民医院、解放军304医院等数家医疗单位为本次,大赛特设的医疗急救绿色通道已经全部打开。”他还向记者透露,“解放军304医院和海淀医院还专门为苏迪曼杯预留了急诊床位。”
记者在现场发现,来自首都体育学院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志愿者们担任起了为医疗点翻译的任务。王泽京说,大夫们除了为观众提供医疗服务,另外的重要职责是为志愿者们讲解紧急救助的实战知识。
“我们是为2008年奥运会培养后备人才。”另据何永年介绍,本次出战苏迪曼也是北京市急救中心为2008年奥运会练兵。
除此之外,组委会一直都在精心布置着各种准备工作,这些看似细微的工作着实打动了前来参赛的运动员和观众的心。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