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崚与韩国的罗景民绝对是一对冤家,但在多年的竞争当中,两人也成了好朋友。昨天晚上当中国队在场外候场时,刚刚打完比赛的罗景民与高崚相逢了,罗景民顾不上换下湿漉漉的征衣便和高崚在翻译的帮助下聊起了天,这一场景引起了中国记者的关注,于是两人的聊天话题被记者引到了婚嫁上。
有记者让高崚问罗景民什么时候与金东文结婚,高崚顿时笑出了声。不承想罗景民也听懂了结婚两字,顿时羞涩得脸色绯红,赶紧用毛巾捂住了面颊,但从毛巾的缝隙罗景民瞟了一眼坐在不远处的金东文。高崚见状忙解释说:“这可不是我问的!”罗景民反问:“高崚,你什么时候结婚!”高崚笑着回答:“这里记者太多了,一会儿我再告诉你。”话音刚落,陈宏恰好走了过来,他看到高崚还在与罗景民聊个没完,喊了一声:“我走了啊。”高崚闻听忙打住话头儿,跟罗景民道别,相约稍后再聊。
裁判们用上新技术 裁判长闲着看比赛
苏杯比赛已经进行两天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院与乒羽中心共同开发研究的“数字化赛程管理系统”受到了一致好评。
开发成员之一的白教授向记者介绍,本次比赛跟以往比赛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裁判手中多了个“先进武器”———PDA掌上电脑,主裁通过PDA操作完成整个裁判过程,而所有数据将会实时传送到控制比赛显示的计算机上,然后通过等离子显示器将比分信息展现在观众面前。
同时,该组数据也会传送到控制整个比赛的中心数据库上进行保存。而整个比赛的进程及组织是由中心数据服务器统一控制管理的,包括比赛命令的下达及比赛结果的发布等等。裁判们刚开始对这些新玩意还真不太适应,有裁判对记者说,刚开始挺紧张的,手一抖就把一分点成三分了,但是习惯了以后发现还真是挺好用的,极大地减少了工作量。尤其裁判长的座位旁边从以前的人头攒动变成了现在的“门庭冷落”,两个裁判长悠闲地坐在位置上聊天看比赛,除了偶尔有裁判过来递交当场数据外,几乎无事可做。
另外,该系统也会在官方网站上实现实时更新,本次苏迪曼杯的网络比分系统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快速的:比赛数据每10秒钟就会以文字和图像两种形式更新一次。不过,白教授介绍说,开赛后由于点击人数太多,最慢的时候可能30秒才能更新一次。对各个运动队来说,这套系统结束了他们不停跑竞赛部的日子,他们需要的所有资料都被打印出来放在属于各队的信箱里,相当方便。下一页>>
我们的加油水平还待提高
昨天下午,没有中国队比赛的首都体育馆里依然冷清,除了不知疲惫的丹麦球迷外,就只有各队队员自己组成的啦啦队撑场面了。不过这也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一时间,馆里充斥着用各种语言发出的加油声,韩语、丹麦语、英语、泰语,听上去也别有风味。大部分看台都空荡荡的。
晚上,馆里的气氛大变样,从6点半开始,大批球迷开始涌入馆内。大家拿着爆米花、可乐、充气棒,仿佛是来看一出戏。比赛进行之中,在“超级啦啦队长”夏煊泽的指挥下,大家不停地高喊着“中国队加油”,还有球迷打出有趣的条幅“汤杯尤杯在手,苏杯还往哪里走”。而中国羽毛球队啦啦队更是让大家见识到了他们加油的实力,鼓点的节奏变换之丰富令人惊叹。不过也有从下午一直坐到晚上的铁杆球迷指出,我们的加油水平跟丹麦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大部分观众还是太保守了,我们也缺乏一些有感染力的歌曲。不过,总体来说,昨晚的首体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队主场,热烈的气氛让人觉得好像整个场馆里只有中国队这一场比赛似的。
小组赛激烈穿线师忙不过来
昨天,记者发现在混合采访区旁边的小屋里有一群忙碌的工作人员,他们正在进行球拍的换线工作。记者了解到,小组赛开赛前一天和第一天的工作量最大,每天约有四五百支球拍被送到中心来换弦,工作人员约有13-15人,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不停地用9台机器为球员服务。工作人员介绍说,小组赛结束后他们的工作量就会大幅度减少。
送来的球拍中中国队的拍子最多,每天都有15支左右。在每把球拍的底部都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包括球员国籍、姓名、弦的性能及所需弹性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