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棋院对日前发生的中国象棋“买棋事件”的调查还没有结果,但一个疑问随之产生:如果一个棋手真的愿意花4万元买特级大师称号,得到的回报有多少?据记者了解,除了荣誉,“特大”称号带来的利益确实也具有一定诱惑力。
“特大”享有诸多特权
作为中国象棋的最高等级,“特大”这个称号对棋手来说显然是一个梦寐以求的荣誉。但“特大”的好处当然不止是荣誉。
首先,特级大师自动进入国际健将级别,在工资待遇上会有一定提升。而早在三四年以前,国内顶级象棋赛事“银荔杯”规定只有“特大”可以参加,这是“特大”享有的最明显的特权。目前,特级大师在一些比赛中仍然享有一些特殊待遇,比如报销往返机票等。此外,在一些表演赛中,是否拥有“特大”称号更是直接关系到棋手收入。据介绍,普通大师在表演赛中下一盘棋可能拿到2000元,而“特大”则可能达到这个数目的一倍甚至更高。一些老资格的“特大”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其中表演赛至少平均每月一场,仅这一项收入便显然不止4万元。
想当“特大”要有运气
在“买棋事件”见诸报端后,有人认为,以当事人赵鑫鑫的实力,拿到“特大”其实只是时间问题,又何必非急在一时出此下策。但在象棋界,由于竞争过于激烈,具备相当实力却没有名分的棋手大有人在。
目前,中国象棋棋手想晋级“特大”有三种方式,一是获得全国个人赛冠军;二是在全国个人赛中两次进入前三名、3次进入前六名;第三就是参加大师赛,获得冠军并且胜率达到76%以上。但自20世纪五十年代设立特级大师这一级别以来,目前全国“特大”一共也只有23人,其中十人由全国个人赛冠军直接晋级,九人通过个人赛名次晋级,四人通过大师赛晋级。沈阳著名棋手苗永鹏在50岁时才从大师赛中荣升为“特大”,晋级之艰辛可见一斑。
一位棋界人士认为,象棋棋手淘汰率较低,很多至今还在一线拼杀的老棋手战绩仍然坚挺,对年轻棋手来说,不仅要面对实力相近的同龄棋手,还要从这些愈老弥坚的老将手中抢分,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在棋手向“特大”进军的路上,除了实力,运气的重要性一样不可忽视,这也许就是“买棋事件”出台的根本原因。晨报记者 闫文亮
●新闻回放
全国象棋大师冠军赛5月初落幕,17岁的浙江象棋大师赵鑫鑫夺得冠军,并获得了晋升特级大师的资格。国内某媒体本月16日刊登了一篇以《楚河汉界遭铜臭污染 17岁棋手四万元买特级大师》为题的报道。该报道称:“河北名将阎文清向中国棋院有关领导举报,最终晋升男子特级大师、并被称为'中国象棋有史以来最年轻男子特级大师'的赵××,是靠本人出资4万元,在关键的最后一轮比赛前通过中间人出面搞掂其他相关棋手,而'买来'这个象棋界至高称号的。”随后,中国象棋协会主席王汝南表示,中国棋院象棋部将着手调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