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自行车赛职业化弥补比赛经验不足缺陷-- 晨报记者陈江
以每小时近50公里的时速一路领先坚持了近四个小时,上海自行车队的徐刚眼看胜利在望,属于上海队的今年第一个冠军马上就唾手可得了,可是在最后几公里的冲刺阶段,中国香港队陈振兴凭借其丰富的比赛经验,在最后关头反超徐刚一秒多,最终夺得男子175公里个人赛冠军。昨天在场观战的国家体育总局自剑中心副主任田俊荣认为,内地自行车运动员缺少的就是比赛经验,要不然,在世界著名的环法大赛上早就出现中国运动员的名字了,奥运会上也早该有中国运动员获得自行车金牌了。
自行车比赛项目在奥运会上金牌总数为18块,在全运会上为20块,占奥运会和全运会金牌总数的第三位,仅次于田径和游泳。田俊荣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靠田径优势夺得奥运会金牌的天下;澳大利亚靠游泳项目、法国靠自行车项目跻身第二集团。如果中国的自行车运动发展起来,就可稳得奥运天下。
然而,对于中国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是否适合这项运动的认识还不够,况且平均5万元一辆车身价不菲,所以目前许多地方对自行车运动发展的认知还不够。
悉尼奥运会结束后,记者曾经参加过体育总局在苏州召集的各省、直辖市体育局长和有关研究人员探讨中国竞技体育发展之路的研讨会。会上有三种观点比较鲜明:一是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我国的优势项目中去,保持自身的领先地位;二是,田径虽然不是优势项目,但是它为其他竞技项目培养了基础人才,应该继续保持投入;三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要同中国经济发展在世界所显现的地位相适应,应该全方位投入。
田俊荣认为,许多人对中国自行车运动的发展,有像对中国田径发展那样的误解,世界自盟联官员法国人巴意前年在看过中国运动员参加的环青海湖比赛后认为,中国自行车运动员具备的身体素质和能力同70%参加环法赛的运动员水平相当,他们缺的只是比赛经验。据田俊荣介绍,目前每年已经把全国比赛次数增加到20多次,但和国外100多次的比赛量还是存在很大距离。由于比赛吃住得各队自己掏腰包,成绩不理想还要花钱,所以也难怪地方不肯投入,这也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当然,也有“聪明者”知道得自行车金牌就得全运会天下的道理,田俊荣断言,今年10月份全运会上江苏省一定会在自行车比赛项目上有所作为。他们的自行车队在基层已经发展到12支队伍,拥有六七个比赛场,占全国之最,此外他们还规定参加省运会的各城市代表队中,如果没有自行车队就倒扣200分团体分。今年江苏队已经显现出了夺冠的实力。
解决经费问题、把自行车比赛推向市场、走俱乐部制,这些是中国自行车发展目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田俊荣介绍,崇明政府就很有眼光,几年后即将建成的过江隧道将为崇明发展提供良机,因此政府出资把这次自行车比赛放在崇明,同时也是为当地做形象广告。如今自行车队职业化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许多精明的企业家已经发现崇明政府积极争办自行车比赛的秘诀。
据田俊荣介绍,虽然他明年将从这个位子上退下来,但退休后他仍将继续在自行车运动协会负责工作,以推进中国自行车运动的职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