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范围内,英超相对于其他联赛历来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成为当之无愧的“最富有联赛”。而在本赛季,英超联赛中传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经济新闻,也吸引了来自整个国际足坛的强烈关注。
本赛季最轰动的经济新闻发生在赛季即将结束前,经历了长达一年的收购战之后,美国人格雷泽最终在股市上成功地收购了曼联俱乐部超过75%的股份,不仅成为了曼联的新主人,而且也将这家上市公司变成了完全受他控制的私人公司。
回顾曼联被收购的历史,其实起点可以追溯到去年上半年马场大亨与弗格森之间的争斗,当时人们只注意到爱尔兰人不断增持股份的举动,却没有意识到格雷泽也在这场乱局中不断吸纳曼联的股票。而在马尼耶、麦克马纳斯与弗格森之争告一段落之后,则轮到格雷泽将自己的收购企图公诸于众。在将股份增持到接近30%的比例之后,格雷泽曾经遭遇来自各方的阻力,无论是俱乐部董事会还是球迷都不希望曼联落入美国投机商人的手中。
多年以来,曼联一直是英超乃至欧洲足坛在商业开发方面的典范,曾经引发无数人对此的仿效和学习。但也正是这种明显的商业烙印,决定了俱乐部最终被收购的命运。毕竟对于格雷泽这种对于足球本身没多少兴趣的商人来说,只有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才会出手,因此被他选中的注定是曼联这类存在着巨大经济回报可能的对象。
随着格雷泽的正式入主,曼联顷刻间就背上了高达数亿英镑的债务,这也是格雷泽收购决定中最为不得人心的地方。目前不但球迷接连举行反对格雷泽的活动,而且由于这些抵触情绪已经影响到了赞助商的利益,因此沃达丰、耐克等企业目前都开始向曼联施加压力,甚至存在着提前解除合约的可能性。
面对这样的形势,格雷泽目前也采取了一系列安抚人心的举动,包括与吉格斯续约、承诺未来5年保证1亿英镑转会预算等等。但无论如何,在俱乐部背负巨债的情况下,格雷兹势必要求曼联走上一条不同以往的创收之路,这样才能保证他自己的经济利益。因此在未来几个赛季中,曼联在经济领域内的表现也许会比他们的赛场成绩更受人关注。
作者:方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