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郁苍翠,褐红土壤,金色阳光……又一赛季,罗兰·加洛斯演绎一段声色俱全的故事——
聚焦法网幕后的人们
元老人
在法国,最受尊重的总是历史。尼桑可的父亲,传给他一支近一个世纪前法网球员在比赛后抛给观众的网球拍。“如今已经价值3万欧元。”尼桑可自然不会转手,他本身也代表着法网的历史,成为罗兰·加洛斯的元老。
已经82岁的尼桑可依旧腰板挺直,手中的橡木做的木雕拐杖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只是用来增加气派”。“我们法国人的幽默,不会随着岁月而消弱。”他的英语发音虽然不地道,但交流无障碍。
尼桑可在主新闻中心里有个好位子,他现在已经不替任何媒体工作,派发的名片上印着的头衔是“网球历史学家”。“有时候,也有报纸让我写上那么几百个字,或是被请去电视台做嘉宾,”他推了推那副又圆又小的金属架眼镜,“当然,前提是他们出得起足够多的钱。”又是一个玩笑。但是尼桑可的地位崇高却一点不含糊:每天中午到了新闻中心,立即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为他沏上咖啡。备好羊角面包等小点心,摆在精致的托盘里送到桌前;下午2时的午餐更是头盘、主菜、甜点和水果一样都不少。“他也代表着罗兰·加洛斯的精神”,法网对元老们的敬意,无处不在。
“红土”人
所有说西班牙语的人,在罗兰·加洛斯,都被称为“红土”人,而且人数众多。因为西班牙和阿根廷选手在红土场上的崛起,他们国家的新闻工作者也跟着吃香起来。
隔开几个桌子,为BBC工作的纳波。这个老头虽然住在伦敦,说着英国腔的英语,却是地地道道的阿根廷人。每天男单比赛一结束,他便从包里掏出随身携带的坐式电话,摇响BBC的号码。“嘘,嘘——安静点,我要开始录音了。”那是在“警告”笑作一团的日本记者们,接着就响起纳波中气十足地对着器械万分激动地开始分析战况。当然,他说的全是西班牙语。
“香蕉”人
新闻中心的前台工作人员中,有个“香蕉人”。钱荣明有着男孩子的名字,却长得非常秀气。细细的眼眉,高挑的身材,她的法国同事都说“你们有什么事情就找她吧,她又漂亮,又热情。”
钱荣明是华侨,法语说得像母语,英语讲得比法国人好,而中文就马马虎虎。“我姆妈是上海人。”很不地道的上海话,却异常亲切。在法国学建筑的她,只是暂时到法网帮忙,“赚些学费,这里建筑之类的课程学费很贵的。”她还是北京一所大学的交流学生,今天夏天就要毕业了。
今年的大师杯,她也会去上海,为赞助商法国鳄鱼布置展台。“我有个很高很帅的哥哥在上海,我们都要在中国发展,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华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