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邦老总卫平(中)和范志毅(右)再也不会这样亲密地交谈了。 |
中国足坛的重大事件,向来都是虎头蛇尾,最终命运就是演变成“无头案”而已。从1998年的“3号隋波”,到2001年的“宋卫平揭黑”,到不久前的“迟尚斌炮轰大佬”,再到仍旧鲜活的“中邦重罚大佬”……在这些事件里,到底孰是孰非,永远都是一个谜。
著名的范大将军,曾经横刀立马,面对俱乐部开出的“三停”处罚,他曾扬言将对簿公堂,可眼下居然只剩下四个字:“等候发落”。而中邦俱乐部之前承诺“两周内将做出进一步处罚”,可目前却没了“下文”。难道双方打算就此不了了之?
6月6日,记者前往上海进行了多方调查,结果发现事情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简单。
“失误太低级”
很多事情,不会“空穴来风”。就像当时中邦以“擅自参加商业活动”为由处罚范志毅,背后却传来“范志毅等人涉嫌打假球”。范志毅打假球?这样的论断,在上个月底出台时,我们很难相信。
因为,以范志毅的江湖地位,他不应该去打假球;以范志毅的性格,他不会去打假球;以范志毅的资产,他不需要去打假球。在上海采访时,遇到一位年长的足球记者,他给了我当头一棒:“世道变了,现在人都是向钱看齐。‘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何况范志毅,也只是一凡夫俗子。”
在中邦处罚结果出来的同时,他在家人的陪同下,躲进了九华山;之后,去香港参加一场商业比赛,直到7日晚上才返沪;而回到上海的第二天,他又立马去了无锡散心。对于外界的传言,范志毅似乎很洒脱,他在电话里告诉记者:“随便,随他们去,无所谓。我等候发落。”这似乎又有点不像范大将军的作风。“他们这样子对我,你叫我怎么办?我有啥办法?!”
后来,记者在采访一圈内人士时,他透露了一些信息。“小范就是比较笨,怎么也要逼真点吗,他那踢得太明显了。我当时看了比赛的,尤其是打北京现代那场,失误太低级了。当然了,说话得讲证据,毕竟口说无凭,中邦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们挂出了‘擅自参加商业比赛’这样的借口。”
冲超成功是“运气”
当中邦以“清道夫”的姿态,站在足球舞台中央的时候,却遭到了上海多家媒体的舆论抨击。上海一家权威报纸,甚至连续几天炮轰中邦俱乐部。有一当地记者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你中邦是怎么回事,我们又不是不知道。”
外界知道的中邦,是一个去年冲超成功、从珠海打回上海的“英雄”。可里头的诸多内幕,至今尚未公之于众。当时,中邦去珠海创业,条件比较艰苦。没有自己的训练场,租借一块;没有自己的基地,住在一小酒店;没有自己的大巴,只好借用一辆破巴士。由于经费有限,当时的领队邹忠伟还得掐着手指头过日子。虽然马良行与范志毅搭档,威力倍增,但即便如此马良行也一直不敢提“冲超”二字,而是“前六”。冲超成功,马良行归结为“运气”,但除了运气,还有很多。其中一条,就是背后有个能干的老板。
老板卫平,精明的上海地产商人。他非但酷爱足球,而且在圈内人脉颇广。因此,中邦冲超成功,有人分析:几分来自教练,几分来自队员,几分来自球迷,也有几分来自金元。甚至有业内人士披露:中邦去年为了冲超,不惜在某几场比赛上做了文章,而上下打点关系的,正是当时的核心人物范志毅。毕竟,范志毅混迹中国足球多年,由他出面比卫平亲自出面会收效更佳。
选择“杀猴儆鸡”
但是,如果这个“江湖传闻”属实,那么范志毅应该是中邦俱乐部绝对的功臣。这回又怎会对他痛下杀手?这里头的缘由,还得接着往下说。那么中邦这次处罚范志毅等人,或许还有另一个目的:欲盖弥彰。因为就在不久前,本报率先披露了中邦去年冲超有嫌疑的报道,之后引起了包括中邦俱乐部在内各方的强烈反应。之后,没几天,中邦俱乐部便出台了“对范志毅等人处以‘三停’的处罚”。虽然,范志毅等人参加商业活动是在5月10日,而处罚结果却在5月29日颁布,而这恰好在披露“中邦冲超不干净”之后。
不过,让人不能理解的是,中邦以这样的“代价”来换取足协的信任,是否值得?都说“杀鸡儆猴”,而中邦却偏偏选择“杀猴儆鸡”,背后的内幕真的仅仅是“欲盖弥彰”吗?失去了范志毅、申思和刘全德,中邦还剩下多少看点,还剩下多少“后劲”?在三足鼎立的上海滩,中邦还能拿什么与两位老大哥叫板?
在形同虚设的中国足协面前,中邦的这一招显然足以应付“调查取证”的谢亚龙等人,并以此摆脱外界的猜疑。但是,这样的做法是否妥当,似乎值得商榷。
清理“定时炸弹”
中邦“处罚范志毅”,看似偶然,实是必然。据了解,早在很久以前,中邦俱乐部高层就对范志毅做出了一致评价:定时炸弹。
范志毅的火暴脾气,让中邦俱乐部的高层无一不感到头疼。场上,骂裁判,打架;场下,惹是非,这让中邦俱乐部十分反感。“老是闯祸,每次闯祸都得俱乐部出面,我们没面子不说,还得替他收拾残局,换了哪家俱乐部会不烦?”去年,在“范志毅场上殴打队员”事件之后,一中邦高层很气愤地表示。
可范志毅在队里的威信,并没有因为他的脾气而受到影响,甚至有增无减。小球员们一个个都称范志毅为“范大哥”,而范志毅则称呼他们为“小兄弟”。早在去年,球队远在珠海,范志毅的话几乎一言九鼎,而所谓的领队等人,都拿范志毅没有办法。更何况,范志毅与球员一个个都走得特近,经常带队友外出吃饭,关系自然不比寻常。可这也为他埋下了隐患。
冲超成功后,范志毅的父亲范九林便识破天机,劝其早早离开,但是范志毅当时并没有听劝。如今,落得如此下场,范志毅连后悔都来不及。
范志毅未签合同
凭什么这么肯定范志毅会后悔?理由很简单:他还没签合同。这是范志毅在与一位私交甚笃的记者朋友交谈时透露的信息。
虽然申思尚未与中邦俱乐部签订中国足协的大合同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但是范志毅也未签订合同,这条消息恐怕会让很多人始料不及。据记者了解,范志毅目前的确还缺一份合同,虽然中邦俱乐部对外宣称所有球员都已经成功签约。但实际情况,似乎并非如此。
范志毅的父亲范九林曾告诉记者:“范志毅目前的确还有一份合同未签。只是具体哪份,我不太清楚。不过,好像与税收有关。”既然与税收有关,那么范志毅很可能是缺少与中国足协的那份大合同。但是,令人费解的是,范志毅为何至今尚未签订合同?这不得不引发记者的联想。范志毅和申思都尚未签订合同,俱乐部又偏偏就拿他俩开刀,难道早有预谋?
减少工资支出?
中邦是否想以此来摆脱范志毅和申思?虽然答案尚不肯定,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开掉范志毅和申思,可以为俱乐部省下一笔巨大的开支,从而改为他用。在眼下的中国足球大环境下,各大俱乐部纷纷紧缩银根,开源节流。更何况,中邦俱乐部是民营资产。对于老板卫平来说,当初买下大连赛德龙(中邦队的前身),无非是为了给一手精心打造的中邦置业房产作宣传。没想到,一不留神竟冲超成功,喜悦的同时,也不得不为投入而苦恼。
随着冲超的成功,各项开支也越来越庞大,这对于一民营企业家来说,或许并不是件绝对的好事。尤其是在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并不景气的情况下,中邦的房产销售也多少受了些许影响。
文/特约记者 申毅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范志毅”,共找到
728,870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