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黑色一分钟”中青队制造 换人换来胜局 |
|
|
SPORTS.SOHU.COM 2005年6月13日14:43
西安日报社- 西安晚报
|
|
6月12日,中国队冯潇霆(左)与土耳其队凯莱什争抢。中国队在荷兰举行的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B组比赛中以2∶1战胜土耳其队。新华社记者陈晓伟摄 黑色三分钟,痛失好局,中国足球的历史往往与这样的词联系在一起。在昨天世青赛中国队对土耳其队的比赛中,也出现了“黑色一分钟”,不过为之痛苦的是土耳其人,中青队凭借赵旭日终场前的一粒进球,2∶1击败了去年欧洲青年锦标赛亚军、本届世青赛夺标热门土耳其队。
中青队以攻对攻
在克劳琛心目中,中青队是一支攻强守弱的球队,因此他认为主动进攻的442阵型才是最合适的。昨天比赛的首发阵容表明,主教练克劳琛的权力得到了维护,中青队不仅排出了442阵型,而且首发球员与此前几场热身赛克劳琛演练的保持一致。
比赛进程表明,克劳琛的选择是正确的。上半场比赛在中青队强大的攻势之下,土耳其大部分时间只能疲于防守。中青队卢琳和郑涛在左路的突破频频制造威胁,陈涛在禁区前沿的拿球也让土耳其防守队员感觉非常吃力。在卢琳、郑涛和陈涛的策动下,郜林、朱挺两位前锋不断威胁对方球门。第22分钟,朱挺禁区内强行突破后回传禁区前沿,助攻上前的谭望嵩得球后摆脱防守球员后倒地射门,为中青队取得领先!上半场中青队还有一次扩大战果的机会,可惜郜林的近门施射因为太正打在守门员身上。1∶0的比分是上半场双方表现的真实反映,从技术统计来看,中青队上半场有威胁射门次数和控球时间都要优于土耳其队。
正确换人换来胜局
由于体力下降,中青队下半场开始后陷入被动。土耳其队在抢得中场控制权后,攻势越来越盛。效力于勒沃库森队的厄兹图尔克在中场非常活跃,第62分钟,他的一脚吊射击中横梁。面对被动局面,克劳琛及时作出人员调整,用赵旭日换下郜林。赵旭日出色的防守能力和良好的身体条件增强了中青队中场防守能力,后防线压力大大减轻。
中青队并没有因为比分领先而一味死守,第72分钟,董方卓换下了卢琳,此前卢琳因为体能不支出现抽筋。董方卓上场后,中青队下半场几乎瘫痪的进攻体系重新开始运转。在土耳其队扳平比分后,中青队并没有因为临近终场而全线退守,突破能力较强的蒿俊闵被换上场。比赛临近终场前,中青队仍然在努力进攻。补时阶段,董方卓制造角球,蒿俊闵主罚,赵旭日破门,三名替补球员联手制造了土耳其队的“黑色一分钟”,也为中青队迎来了世青赛的开门红!
体能下降的背后
上半场占据优势,下半场频频告急,中青队上下半场的表现反差很大,因此体能问题在这场比赛之后再一次成为焦点。
在世青赛之前,中青队的体能问题就曾多次被提及。从昨天的中土之战表面来看,中青队确实存在体能问题,上半场奔跑积极拼抢凶猛,下半场却很难跟上土耳其队的节奏。但结合到双方球员的综合能力和球场上的表现,中青队状态下滑的原因并不能简单的用体能问题来解释。尽管中青队取得了胜利,尽管从技术统计来看中青队占据优势,但我们仍然要面对一个现实:中青队的脚下技术不如土耳其队。技不如人的中青队之所以能在上半场占据优势,是因为奔跑比土耳其更积极,是因为比土耳其队付出了更多的体能。在这样的前提下,中青队下半场体能不如对手也就不难理解了。对于目前的中青队来说,体能问题不应该被无限放大。中青队在本届世青赛上能走多远,关键在于能否像中土之战那样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记者郝福建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中青”,共找到
1,005,116
个相关网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