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乌战顺风国青有软肋 “期中考”承载希望(图) |
|
|
SPORTS.SOHU.COM 2005年6月14日07:40
东方网-文汇报
|
|
文/本报特派记者沈雷
昨夜的兴奋,在国青队队员的脸上已经找不到残存的回忆。北京时间6月14日晚,首战即意外制造冷门的中国国青队将出战同积3分的乌克兰队,这一战或许将直接决定中国队的小组排名。
杨一民谦虚如昨
胜利的翌日,一天一练的习惯还保持着,训练场集中时几位球员动作稍慢,引来克劳琛的不满:“快点,快点!”这恐怕是德国人会说的仅有几句汉语中的惟一无法用在寒暄交际的一句。
度过清冷的乌得勒支一夜,在中国足球队身上难得出现的乐观主义精神暂时匿迹,从上到下的口风开始保持一致的低调。坐在场边督训的代表团团长杨一民大谈昨日B组两战的观感,语气还是如昨夜一般的谦虚:“论整体,我们和土耳其差不多,但个人技术方面就不如他们了,一些小时候的基础没打扎实,我们队员的未来上升空间就不如这些土耳其球员。”较之土耳其,杨一民认为乌克兰队或许更难对付,“乌克兰是典型的欧洲化队伍,队伍的力量和整体感都非常出众,10号米勒夫斯基就是这个队的核心。”
可谈及中国队自己的核心,杨一民却有些欲语又止,“我们的核心……这不还在观察培养吗?苗子?队长冯潇霆在防线上的领导作用有目共睹,但我们的队员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磨练……”
“期中考”承载希望
2001年世青赛,中国队同样在小组赛次轮遭遇此前赢得大胜的乌克兰队,0比0的比分让当年的“超白金一代”提前出线。历史总是相似的,国青此役只需拿到积分便能跻身十六强。
相似的历史,不同的回忆。沈祥福的队伍被寄予太高的希望,而克劳琛和他的国青队不久前还在被舆论危机所折磨。若能实现小组出线,对于前者只是完成了应该完成的任务,而对于后者,“回去可以交差”不啻是上了回天堂。中国足协也在世青赛上体味着冰火两重天的滋味:4年前,正是冲击世界杯成功的巅峰时分,“超白金一代”只是锦上添花的佐料;如今,世青赛却成了一根载负千斤的救命稻草,成了奥运使命下不得不完成的期中考。
逆境顺行的国青,若论整体强于“超白金一代”。这该归功于足协这几年来“荒谬”的升降级制度和不景气的足球市场,诸多中超队伍都纷纷启用年轻球员,拿崔大林的话说,“这支队伍的实力完全建立在联赛基础上。”首战先发11人中有8人能打上中超,仅有卢琳、赵铭和郜林没有顶级联赛的经验。
中前场难堪重任
而恰恰是赵铭和郜林这两个关键位置成了国青最大的软肋。
高中锋郜林虽然身属申花,但人才济济的球队甚至没有为他在联赛中报名,身高1米85的郜林控球技术和跑位意识平平,没有速度优势且球风偏软,教练组也只得委婉地提出锋线队员要“硬”字当头,甚至要求贯彻到训练中。王永珀的退出、董方卓的伤病,郜林的上场成了无选之选,与土耳其队一役毫无作为的他,很难在身高体壮的乌队防线前有所作为。
论及比赛经验,来自延边队的赵铭甚至远不及同样效力于中甲广州队的卢琳,在今年前,他只踢了一年的乙级联赛而已。作为一名中卫,赵铭拥有非常不错的身体条件,但缺少经验的他却时常要为年轻付出代价,首战失球正是从他镇守的区域突入。为冯潇霆寻找一位同档次的搭档,一直是国青队的问题。就目前人员配置而言,难度不小。克劳琛只带了6位后卫来到荷兰,替补中卫刘宇一直不受器重,苑维玮更适合打左后卫而非中卫。
早就说过“以我为主”的克劳琛肯定不会改变4后卫的布局,而习惯打3前锋、却拥有米勒夫斯基这样决定性球员的乌克兰队将是国青队迎来的真正考验,国青队也需要用这样的比赛来证明自己的第一场胜利是否真的来自于运气。(本报乌得勒支6月13日专电)
昨天,在世青赛F组比赛中,巴西队以0比0战平尼日利亚队。图为巴西队迭戈(下)与尼队球员激烈拼抢。
新华社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