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队在荷兰那边3比2点杀乌克兰之后,我在北京的深夜里来不及兴奋,便急急忙忙在迅速搜索着我自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预选赛以来就一直储存在大脑中的中国国字号重大比赛的“比赛实况”,但是很可惜,我死活回忆不起中国足球史上究竟有哪一场国字号的比赛与今天的中乌之战更相像。
0比1,1比1,2比1,2比2,3比2。这样的比分交替过程,就像在演绎一本悬念迭出的侦探小说,不到最后不知道谁是生者,谁是死者。我要说,感谢中青队为我们带来这样一部迸发着血性的惊险小说,感谢这些未满20岁的“男人”们再次让把人们心中积攒的麻木不仁击个粉碎,让中国足球再次焕发出夺人灵魂的血性经典。
打平就可以出线,我们要打平吗?这话要是撂在10年前问国家队主教练戚务生,或撂在8年前的1997年,问国奥队主教练戚务生,得到的回答都会是“当然要平,保平争胜”。但是这一回,在这两天,克劳琛不断重复着这样的话,“我们不要一分,虽然一分也可以出线,我们只要胜利!”而队员们也几乎众口一词,“我们要用速度冲垮乌克兰!”事实证明,克劳琛和他的弟子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们是诚实的人,是说话算数的人。
应该承认,中青队的血性是被乌克兰人逼出来的。在对手进球之前,中青队的确踢了将近二十分钟令人心惊肉跳的窝囊球。但乌克兰队16号队员趁郑涛和杨程双双打盹的工夫痛下杀手那一下,彻底敲醒了中青队昏昏欲睡的神经。中青队在前20分钟和后70分钟的表现完全就不像同一支球队。到底是谁给这个年轻的孩子们施加了魔法,让他们一下子从胆战心惊的儿童变成了临危不惧的斗士?是克劳琛,或杨一民?还是国家荣誉,或民族气节?恐怕都不是。要我说,就是两个字,血性!与中国足球失散多年的血性!
如果不是血性,你怎么解释被安排在左前卫位置上的蒿俊闵像得了儿童多动症一样“灵光两闪”地跑到右边路左晃右晃,先是在第31分钟为朱挺送去半空侧勾的破门良机,后是在第67分钟为陈涛送去罚点球的蛋糕?
如果不是血性,你怎么解释司职后腰的崔鹏两次被担架抬出场,又两次活蹦乱跳地杀回敌阵,并在第76分钟像狸猫一样头槌锁定中青队的胜局?
如果不是血性,你怎么解释当朱挺被红牌罚出场后,中青队场上10个“男孩”却团结得像一个“男人”一样,把急躁甩给了人数占优的乌克兰人?
两场比赛下来,中青队不但到手了6分,更摇身一变,变成了B组的“种子队”:他们在为中国足球凝聚着血性的种子,他们是中国足球的“种子”队。
接下来的疑问,就是中国足球有没有能力保存并延续这粒诞生于忧虑、却闪光于乱世的血脉龙种?
赞只赞,年轻真好!
盼只盼,血性万岁!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血性”,共找到
3,536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