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目睹了中青队惊世骇俗的两场世青赛夜生活后才洗洗睡了或者不洗就睡的人,我想一定不会反对我这样口头嘉奖他们:“青春万岁!”
其实,当崔鹏一头撞出既是中青队的惊天大逆转也是中国足球外战史册上的第一个惊天大逆转时,作为目击证人之一的我的生理反应,并没有和拥有“青春万岁”一词发明专利权的王蒙老师“心有戚戚”心有灵犀。因为从中青队“夜战”乌克兰的场景看,我觉得胜利就应该属于这些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新一辈——他们就是比舍甫琴科的乌克兰兄弟踢得好。
导致我盗用王蒙“青春万岁”专利权的原因,是“多媒体”在对中青队午夜胜利狂奔的追根溯源里,把原本只属于上世纪80年代新一辈的光荣,分给了克劳琛,而且分给克劳琛的光荣汤,不是一勺而是好几勺,大有神化克劳琛的味道。在我的个人判断体系里,这显然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因为从中青队两场惊世骇俗的夜生活身姿看,中青队并没有表现出“克氏风骨”,而是继续走在殷铁生修筑的中国足球特色大路上。
我这么剥夺克劳琛的功劳并不是空穴来风,如果你在昨天凌晨的电视转播中一直竖着耳朵的话,“在朱挺被罚下后,中青队的中场球员商量一下后,主动调整了中场位置”——央视大牌解说黄健翔的这句解说词你一定听得到,你就会和我结成统一战线。
当然,中青队昨天凌晨的大逆转,克劳琛是有功的,但其功尚不到被神化的地步。
其实,中青队在世青赛的完美表现,我想只能这么诗意地说:“唯有青春可以万岁。”所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而中青队两场夜战中的惊世骇俗,就是青春的力量在撑腰。
因为年轻,所以疯狂。因为青春,所以无畏。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万岁”,共找到
1,255,888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