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乌克兰队将要发出本场比赛最后一个任意球时,克劳琛背过身去,不敢看了。已经花甲的德国老头即使20分钟后仍惊魂未定,在新闻发布会上,他说:“太惊险了,太惊险了,我们太幸运了。”
这场比赛克劳琛直到准备会上才向中方露底牌。“就让他折腾吧,看他能折腾多久!”赛前,一个中方教练向熟识的记者发泄着不满。
距比赛开始还有40分钟,克劳琛从休息室走到了替补席旁,一身黑西装的冯剑明与杨一民都无意与主教练打个招呼,走来走去的助理教练们也没有人理会这个老人。克劳琛只好从替补席里拖出一张凳子,坐下来煞有介事地埋头“奋笔疾书”。
中青队员整装出场,克劳琛拖出的凳子又被拖了回去。杨一民和冯剑明拉着助理教练耳语时,他下意识地走远了一些,却又忍不住看着这群真正掌握着比赛的人。
就像一贯的言行主张都跟中方不合拍,克劳琛比赛开始后一如既往地站在了替补席外。中国队落后时,克劳琛很沉默,张海涛却像主教练一样在场边大喊大叫。直到朱挺用一个世界波打入扳平一球时,克劳琛才有了反应,已经脱掉外套的他冲进替补席,朝杨一民激动地比画起来,似乎是想证明自己的排兵布阵多么有效!
下半场开球前,一个令克劳琛尴尬的镜头出现了——一直不被德国老头认可的刘宇走进了赛场,体育场广播也宣布刘宇替换郑涛。可是郑涛也同样走进了场地,直到被其他球员叫出来,才悻悻然地接受了这个事实。中场休息时,整个休息室一片嘈杂,中方教练组成员拖着球员们布置战术,而克劳琛大声喊叫的“调整三条线的距离”的话被淹没在了中国话中。郑涛赛后也说他完全没有听到谁让他下场,谁在布置换人。倒是刘宇得意地说:“上半场我就接到了准备替补上场的指示了!”跟上场比赛最后时刻连还有几个换人名额都记不清一样,这个众目睽睽之下的尴尬场景是克劳琛紧张之余的又一次“乌龙”。
胜利是一切矛盾的润滑剂。终场哨声吹响,克劳琛用了一分钟将自己还扑通扑通跳的心放平稳,然后跟杨一民来了个熊抱,再进场找队员。不过,多少让德国老人难堪的是,在他兴奋地伸出双手想要拥抱他的球员们时,一开始却没有人上来响应。直到队长冯潇霆过来与他进行了一次德国式的拥抱时,他才得到了更多球员的拥抱。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克劳”,共找到
525,455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