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了世青赛的使命后,中青的队员未来或许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如陈涛、冯萧霆这样的核心人物已经成为各豪门争相追逐的对象,有可能一圆他们的留洋梦,而其他队员则将回到现实的中超联赛中,继续在严酷的环境中锻炼。
留洋梦阻碍重重
毫无疑问,本届中青队中,最先被欧洲俱乐部相中的就是陈涛和冯萧霆。但相比入选世青赛14大希望之星的冯萧霆,陈涛目前更领先一步,包括加拉塔萨雷在内的两家土耳其俱乐部已经明确表示了希望陈涛加盟的意愿。不过,目前最大的问题便是陈涛和沈阳金德的合同。土耳其人的心理价位是在50万到70万欧元,但作为金德青年军的代表人物、也是征战联赛的核心力量,一手将他培养成材的俱乐部很有可能要价达到100万欧元以上。尽管足协方面也明确表示支持陈涛留洋,并由他们出面和俱乐部协商,但从过往中国球员留洋的经历来看,陈涛、冯萧霆甚至已经在欧洲的董方卓能否在欧洲站稳脚跟仍是一大疑问。
现实中磨练中超
相对于已被欧洲俱乐部相中的球员,中青队中的大部分队员还得继续留在中超里打磨。即便如此,当这些球员回到各自的俱乐部之后,也不一定能够获得足够的锻炼机会。毕竟不是每一个国青小将都能在自己的俱乐部里打上主力。目前,只有冯潇霆、赵旭日、周海滨、杨程、崔鹏、谭望嵩、陈涛、蒿俊闵等人担当着各队主力。而在世青赛上表现出色的卢琳、赵铭来自水平不高的中甲球队,而郜林更是队中惟一从未踢过一场正式职业联赛的球员。即便在世青赛上的出色表现能够为这些年轻球员赢来中超里更多的上场机会,然而中国联赛的大染缸特质对年轻球员的成长永远都具有毁灭性。难保他们不会像当年的健力宝青年队以及沈祥福率领的“超白金一代”那样似流星般快速陨落。(罗翔 李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