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洋帅,向来是中国足协无法解开的难题。按理说,此次中青打得荡气回肠,和克劳琛续约既有利于球队长远建设,又深得民心,但中国足协早在世青赛之前就定下了克劳琛下课之基调,以至于出现了中青队节节胜利、主帅却备受质疑的反常局面。
中国足协与洋帅总不合拍,根本原因在于凡是能够取得佳绩的有能力的洋帅总不受足协及中方成员的欢迎,过去的米卢、今天的克劳琛都是如此,中方成员总能在他们的身上找到一箩筐的毛病,米卢为中国实现了世界杯之梦,最终在评估报告上也落下了一大堆不是,克劳琛仿佛是当年米卢的翻版。而那些业绩平平无所作为的洋帅则颇得足协之好感,远的如霍顿,近的有阿里·汉,执教能力极其平庸,和足协方面相处却其乐融融。其中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是选主帅,还是选好人,我们是要成绩还是要一个能深谙东方文化哲学的老外?
在强调中方教练要全方位配合主帅的同时,中国足协本身就没能起到表率作用。这次世青赛,足协要员一方面在口头上反复重申主帅权威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不断干涉克劳琛的临场指挥,甚至在助理教练和球员公开挑战克劳琛权威的现实面前采取火上浇油的姿态。单从这个角度讲,中青队无缘八强是最正常不过的结果了,而在如此恶劣的大环境下中青队居然能取得小组三连胜,足以体现克劳琛此前给球队打下的战术基础有多么深厚了。
下一步,统领这帮未来之星的会是什么人,是内定的土帅朱广沪,还是传说中的某位法国高人?我们不由对足协的用人眼光和标准都产生怀疑。首先按照足协的好恶标准,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往往是中庸之辈,即便有幸相中货真价实的名帅,也要为一些非业务问题搞得鸡鸣狗跳。
中青队的终极目标是北京奥运会,三年之后,谁又能保证日前在中青队发生的种种丑陋不再重演呢?贺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