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产品,请勿照像”。在体博会的体育健身器材场馆里兜一圈,不时能看到在设计时尚的健身器材上贴着这样一张张A3纸大小的简陋标签。
“我们的健身器材是世界最顶级的,是雅典奥运会、悉尼奥运会的唯一指定健身器械。”“TECHNOGYM”公司的员工对产品充满自信,但却对仿制者防不胜防。“我们的产品针对的是高端市场,像展示的这架跑步机就要19万。以往的体博会上仿制者们把照片一拍,回去照着外观一做,只卖十分之一的价钱都不到,虽然里面的原理构造根本不一样,可是就能蒙骗那些外行了,这对我们品牌而言就是不公平的。”
相反的,在最容易被仿冒外观的服饰展馆,却没有一张标签。有些企业则表现得落落大方,像首次进军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的索康尼的态度很明确:我们的核心技术是模仿不了的,我们的品牌也是取代不了的,我们有自己的消费群。
在今年体博会期间举行的论坛上,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副司长惠博阳作的“打造体育用品世界名牌,迎接奥运盛会”的演讲上就有一段经典理论:不要再做国外一流品牌“秘书”,要真正把属于自己的民族品牌做大做强。现在,世界体育用品市场上65%的体育用品“中国制造”,这就如同“秘书”写好文章署“老板”的名,企业接定单加工,贴上国外一流品牌的商标。中国是成熟的“世界加工基地”,什么时候,加工基地能树立起更多有创意、有科技含量的民族品牌,那么也许体博会上就不再有那些简陋的标签,中国品牌也就有更多机会走向国际市场了。本报记者俞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