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记者葛爱平
中青队在世青赛上打得很出色,赢得了大家的赞誉。但是我觉得,我们对这支队伍的期望,对这批年轻人的期望,很可能有点过头。
中青队与德国队比赛前,或者即使在输给德国后也很不服气,这很值得赞赏。但把德国队说得一无是处,好像中国队应该必胜,这就有点言过其实。别的不说,仅仅是这支德国队两度落后两度扳平,最后时刻“劫杀”中青这种坚韧不屈的斗志,就很值得我们的年轻人好好学习。贝利对德国足球的这种精神向来大加赞赏。他曾经说过:“如果你不叫他们停下来,他们可以一直跑到天亮!”
这就是看起来平凡,其实不平凡的德国足球。更何况,在个人能力、比赛经验和针对性的打法上,德国队一点也不比中青队“平凡”。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届中青队非常有希望,似乎5年之后,他们将与德国队一样,能够跻身于世界足球强队之林,轻松“脱亚入欧”了。这是对足球运动的不了解、不熟悉,尤其是对中国足球的不了解、不熟悉。
还是拿中德两队进行比较。中青队的核心组成,绝大多数都是在成年的中超中打拼,很多甚至是一线主力。而德国年轻人呢?他们大多数连德乙都没有打过,甚至还没有进入职业生涯。相比之下,训练有素的中青,自然是成熟很多。
但是,5年之后呢?我敢断定的是,5年之后,德国青年的上升空间,比中国青年绝不会少于5倍!这有两个原因:
第一,中国年轻选手与他们过去的先辈一样,很早进入早期专业化,在个人技术、想像力和创造力方面,受到严格的战术纪律的约束,而德国队(相信更多足球强国的年轻球员)却不是这样的。这种训练理念的差距,来自于我们对成绩的过早索求。就像中国足球领导对每一项比赛(从少年开始)都要制订名次要求(比如说世青赛前八,奥运会前八)一样。而对足球强国来说,足球比赛的最终落点,是这项运动的产品——职业联赛,以及这项产品的最高规格——世界杯,其他比赛尤其是青年队的比赛,都是为这个产品制造雄厚的基础。这种理念上的巨大差距,必然造成对足球运动规律和职业足球规律的认识上的误差,并导致在主观意愿和客观结果上的背道而驰。
第二,这两个国家的年轻选手进入的最高级别的职业联赛——中超与德甲的差距,实在不可同日而语。阿德里亚诺曾经与中国的“超白金”们一同征战世青赛,如今“超白金”早已褪色,而阿德里亚诺都成国米“国王”了。如同孙继海李铁杨晨谢晖出去后有巨大进步一样,那里超一流的足球环境,是我们这里已经贫瘠,而那些脑子里只想着“前八”的“管事者”希望它更加贫瘠的职业联赛,绝对不能比拟的。指望混在这样的联赛,不日后与德甲同行一比高下,那是可笑和不切实际的。
这才是中德年轻球员的真正差距所在。这样的差距,需要时间来改变。然而在“前八”至上的中国足坛,我看不到一点改变的趋势,由此而来的结果只有一个:差距越来越大。为此,不得不浇点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