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赵震报道 在八分之一决赛里最后时刻输给德国队,这个成绩让很多的中国足球人感到有些左右为难。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围绕着德国人克劳琛的是非正在等待世青赛后进行一次了断。但是这样的结果对于已经习惯以结果论理的中国足球界来说多少有些尴尬。进入16强完成了既定的目标,让批评者无从张口。而没能实现8强的突破,则也让赞扬者难以大张旗鼓。
但几乎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世青赛并不是这支球队的终极目标,这是一支为08年奥运会准备的球队。在过去两个月里有关克劳琛能力问题的口水事实上掩盖了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足球的奥运备战模式是否科学?我们是否在沿一个正确的轨道向08奥运会的成功前进。
如果我们还将目光对准克劳琛的水平与能力,那实际等于对奥运备战的重点转移。实际上,过去两个月的时间和这次世青赛唯一能够证明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以整队长期集训模式为主体的奥运备战可以休矣,我们需要寻找的是一种真正科学实用的备战方式。
就在国青队输给德国队之后,一名队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停地说:“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提前两个月准备这次比赛,一个月的时间不够吗?我们出来两个月没有回过一次家,谁心里能不想家?”这名队员的这种情绪绝非是个别的,在长期离家的情况下这些年轻球员的心理难免不出现波动。
并不是没有人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在克劳琛和德方最初提出的备战计划当中,特意提出在5月15日也就是在德国备战一个月的左右,中青队全体返回中国进行调整,在经过10天左右的调整期之后,全队再返回德国进行最后的备战。
但非常遗憾的是,这个计划被中方否决了。据说否决的理由之一是经费,因为球队回一次中国仅机票的花费就不菲。另外一点考虑是怕队员在回国之后放松过度,影响最后的备战。最后中青队只是以前往瓦伦西亚度假代替。但没有家人的渡假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这次西班牙之行对于球员心理的放松效果微乎其微。在无聊的情况下,大部分队员只能通过手机短信与家人联系,球员一个月仅发国际短信就要花费3000多元,对于大部分还没挣上钱的国青球员来说,这又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在长期集训的环境下,青年球队内部容易出现一种应激反应。对于青年球队来说,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内部层次划分的不明确性,最容易出现的一种情况是,一些入队早集中早的“老”球员,对于入队的“新”队员会产生“应激”反应。
需要强调的是,这不是这支中青队特有的,而是所有经历过长期集训的中国青年球队的共性。我们忘不掉的是上届国奥队在最后时刻入队的亚泰球员受到当时队里“老”队员们的歧视,甚至出现了王栋的“罪人”事件。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1999年的那届国奥队,当时健力宝的球员对于后来进入球队的球员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排斥。
郜林、郑涛、卢琳和赵铭是在德国才成为这支球队的主力的,在整个世青赛期间,他们一直处于艰苦地融入球队的过程,一直在感受来自“老”队员们的“应激”反应。卢琳在打入那粒漂亮的任意球之后,曾经对采访他的记者说:“看谁还敢看不起我。”而郜林则在进球之后长出一口气:“现在终于算对得起克劳琛的信任。”从两个人的话里我们不难看出他们曾经承受过什么样的压力。
长期以来我们奉行的青年队长期集中和集训政策,很容易在一支球队的成立之初就形成一个坚冰层。青年队员成长的不确定性决定了球队要不断发生变动,而每一个进行这个集体的新球员都要面临打破坚冰的过程。在非重大比赛期间,这样的过程可能是容易的,而一旦大赛降临,结果将变得难以预料。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长期集训”,共找到
11,906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