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古
4比1的比分上一次出现在国际足球赛事的决赛的比分牌上,已经是贝利时代的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了。抛开对手阿根廷队自身的因素,佩雷拉执教的巴西队一改以往风格:过去往往是一种激情被克制的状态下依靠全队平稳扎实的发挥基础上,再依赖前场个别单兵发光获胜的球路;而在这场给予对手毁灭性打击的比赛中,桑巴军团不但真正实现了多点开花,而且全队特别是中前场的配合与协调上升了一个档次,所以此战成为佩雷拉第二任期内,截至目前的顶峰之作。实际上,巴西出场的球员还是那几个,而真正给中前场带来跃进级变化的,乃是卡卡的位置与定位的改变。
在决赛开始前,本报在对此届联合会杯巴西前场架构论述的文章中,已经揭示了巴西队与前段时间预选赛中相比的明显变化:小儒尼尼奥在中场的位置被前锋罗比尼奥取代,三叉戟换成了阿德、罗比尼奥、卡卡和小罗的四人组。如果要做一个形象化的比喻的话,这相当于是弦乐四重奏(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演奏的室内乐队)。在四把琴中间没有绝对的指挥者,在乐谱的命令下……它们之间,应该既‘和’而又 ‘不同’。”(引自陈钢先生乐评文章《站着拉的四重奏》)。如果你再多点幽默的话,也许还能直观地把琴的身材和四将的身量联系起来,魁梧的阿德无疑就是大提琴了,稍小一号的中提琴是卡卡,相形之下身材瘦小得多的两个“R”无疑就是两把小提琴了。在球场上,最灵活的两把小提琴似乎应该是跑动路线最飘逸的——确实是这样;而四把琴里最惹人注意的大提琴音色也最显眼,不错,阿德确实在前几场比赛中,用自己高深的个人能力,几乎吸引走了所有媒介对巴西球员的赞誉;中提琴呢,似乎很尴尬,没什么特色——没错,这正好就是卡卡在前几场巴西比赛中的写照。四把琴中,表现最乏闷的卡卡甚至遭到了素来对其有些宠爱的巴西国内媒体的轻微批评。从整个运行效果来看,四把琴“不同“的成分远远超过了“和”,这种“不同”也“不和”的局面,让佩雷拉的队伍在整体性能十分强大的墨西哥面前运转困难。而在面对同样以团队作战的日本队时,巴西也十分狼狈。涉险出线后,在敲掉克林斯曼兵团的半决赛中,前场四把琴更多也是依赖个人能力的发挥。
而四人组的这一切不爽之处,在决赛中完全被荡涤一空了。佩雷拉把指挥棒交给了卡卡,让米兰的这位年轻前腰掌控了巴西前场的组织与配合,本来跑动能力就十分突出的卡卡在卸掉了中场防守的压力之后,完全有效沟通了四人之间以及他们和从四人身后疯狂前插突破的西西尼奥之间的联系。佩克尔曼的防线对其完全摸不着北,乱作一团。可以说,卡卡这把此前定位模模糊糊、表现混混噩噩的“中提琴”,现在不但变得音色优美,音域极其宽广,表现力极其丰富;在演奏中的不同的时段随时可以担任独奏、伴奏、重奏,并可与大型交响乐队进行协奏,完全升级为乐器之王钢琴的作用。而巴西队上演的弦乐四重奏,也升级成为了协奏曲,体味出音色华美程度和演出规模层次的不同:决赛场上的“新”巴西,卡卡无疑是漂亮的独奏钢琴,而以前场其余三把提琴为首的管弦乐队在卡卡钢琴的指挥下,上演了一曲天籁般的钢琴协奏。
但应该注意,此次联合会杯比赛的压力,是根本无法与一年之后的德国世界杯相提并论的。所有人都明白佩雷拉骨子里的保守和功利。其实环顾历史,80年代到现在,巴西中场先后出现了3位白领欧裔家庭出身、身材都很高大的灵性中场。苏格拉底时代,巴西艺术得让人心醉,但现实功利,成绩也让人心碎;而他弟弟拉易在1994年世界杯上,从中场核心位置被佩雷拉赶上替补席,巴西最后却夺杯了。那卡卡呢,如果佩雷拉回到1994年的思路,他极有可能被牺牲或被限制,成为拉易第二,但如果佩雷拉冒险活用卡卡,他是不是又有可能成为苏格拉底第二呢?
不过再美的比喻也是有限度的,关于器乐演奏团与巴西队,很明显的界限在于:器乐演奏依照的是几百年不变的乐谱,而巴西“乐”队,所面临的一个个敌人,都是一本本深不可测的随时会变的乐谱。联合会杯决赛,巴西演出成功其实建立在牺牲了中场防守能力的前提下,阿根廷的中场们迷失了自我,但佩克尔曼完全有机会再选出一帮强硬的人选应对巴西,坎比亚索、贝纳尔迪输得一塌糊涂,但将来换成马斯切拉诺的话,巴西等于是另外要演奏一个乐谱了。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卡卡”,共找到
72,539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