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新加坡专电昨天选举2012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时,中国人共有两票,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先生和于再清先生。今年中国没有申办城市,两位委员参加了全程4轮的投票,成为伦敦胜出的亲历者。
投票结束,年事已高的何先生走出大厅,他要到南楼的房间休息,但是迷了方向。在楼道里,老先生接受了记者采访,透露了一些本届奥运会投票内幕。
记者:伦敦胜出您觉得意外吗?
何振梁:既在情理之中,又令人感到意外,多数人预计巴黎会强一点,他是后来居上的。希望2012年也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运动会。从陈述的水平看,巴黎和伦敦的差不多,各有特长。
记者:您觉得伦敦赢在哪里?
何振梁:说实话,我也搞不清它到底比巴黎强在哪儿。现在我还不清楚选票的流向,要看看前几轮票数的公布才能分析。巴黎的精神很可嘉,总是碰到很强的对手。一次是巴塞罗那(1992年奥运会举办城市),那次是受了萨马兰奇的影响,不过他还是得到一些安慰,得到了冬奥会的主办权;和北京竞争的时候,我们太强了,拿了56票,第二名多伦多才22票,巴黎更少。这次我听说票数非常接近。
记者:这么重要的投票,为什么会出现无效票?
何振梁:有人没投,也有人弃权。
记者:您觉得巴黎主要输在哪里?
何振梁:不是输在陈述质量上,而是国际奥委会内部的委员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我的消息不知道准不准,事先得到消息说,伦敦争取到了前面淘汰下来的城市的部分票。
记者:您今天预测到这个结果了吗?
何振梁:我没有预测到。我跟别人说最后肯定是两个城市之争,决定于最后一轮。剩下票数分别归两个国家的多少决定最后的胜利。北京第一次申办就是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直领先,最后一轮决胜时,北京最后领先的票数多到不能平衡其他两家的联盟。
记者:申奥为什么总是发生逆转?
何振梁:也不能说是逆转,因为只要最后一批票数没定下来,就还存在变数,委员之间有很多未知因素,票数是千变万化的。可以说,这5个城市哪个城市都有能力办一届出色的奥运会,并不能说谁强多少,关键是委员之间的工作做得怎么样。
记者:您能透露手中那一票投给谁了吗?
何振梁:(笑)这是我的秘密。
记者:那您四次投票都投给一个城市了吗?
何振梁:都投给一个城市是不可能的。你想套我的话呀,那可不行。
(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的两票这次应该都投给了巴黎。昨天有记者问IOC观察员魏纪中:“在这次投票中,我国的IOC委员在情感方面是不是也站在巴黎的一边?”答案是:“中法之间的友谊不用多言,我们有非常友好的传统,相信也有友好的未来。我们参与投票的委员都首先记得自己是国际奥委会委员,他们手中的权力是IOC各成员国赋予的,没有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