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日之泉客场征战湖南湘军之前,与湖南湘军关系甚好的广州日之泉俱乐部副总经理刘孝五认为广州日之泉将在客场遭遇困难。他的理由很简单:“湖南湘军的赞助资金到位了,给球员发了好多钱,他们这场球不会像以前踢得那样乱。”不过,刘孝五同时也担心湖南湘军能否走得更远:“我和他们的关系不错,我教他们如何经营,如何在足球上省钱,但是我看不到他们的未来。他们是中国足球俱乐部痛苦的典型。”
湖南足球的“痛苦”从何而来呢?让我们从历史开始说起。
湖南足球队成立于1958年,算是国内参与足球比较早的一支球队。他们的最好成绩为1975年全运会第8名、1973年全国联赛第6名。1994年,随着职业足球的开展,由湖南汽车贸易集团和湖南省体委合作成立了湖南金象俱乐部,并开始参加全国足球甲B联赛。不料这却成为了湖南足球“痛苦”的开始。1994年,这支球队勉强保级。1995年赛季,只打了前3轮比赛球队开始遭受不幸,原投资方突然撤资,湖南队随即不得不在第4轮弃权,这也是国内足球绝无仅有的事情。当时本报发表了题为《湘不成军,湖南足球危在旦夕》的文章,深入分析了湖南足球所面临的困难。这篇文章引起了一位在广州工作的湖南人的兴趣,他就是广州莱孚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申路扬。这位酷爱足球又很想为家乡做些事情的商人当即表示愿意接收湖南足球队。1995年4月,莱孚公司与湖南省体委签订了购买合同,并拿出20万元作为比赛费用。湖南金象正式更名为湖南莱孚,从第5轮开始继续征战甲B赛场。
尽管资金和物力的注入让湖南莱孚暂时摆脱了生存危机,然而接下来的比赛成绩却依然未见起色。当年联赛半程过后,湖南莱孚一路跌入保级区,再次为保级展开殊死拼争。在当年联赛第21轮湖南莱孚主场与火车头队的一场关键保级比赛中,球迷因为不满裁判的判罚而冲入球场。结果湖南赛区和湖南莱孚均受到中国足协的严厉处罚。最终,湖南莱孚以积17分、联赛最后一名的成绩跌入乙级。在乙级联赛挣扎了一段时间后,湖南莱孚于1998年解散。
2001年12月21日,湖南金果实业足球俱乐部在湖南省足球协会进行了登记注册,湖南历史上的第2家职业足球俱乐部宣告成立。2002年的全国乙级联赛有17支球队参赛,湖南金果队打入前12名参加的复赛,但没能获得升甲资格。之后金果退出,科力远(去年湘军的投资方)接手湖南足球。直到2004年,科力远买下力帆的中甲资格,改名为湖南湘军,征战全国足球甲级联赛。
科力远只是一家民营公司,实力有限,他们此前搞过乙级队,也没有搞出名堂。搞中甲球队一年数千万元的投入对于科力远来说是很大的负担,于是从去年7月起,科力远就给湘军断了“奶”,从那时起,湘军陷入生存危机,没人再提“准中超”的事了。今年3月,孙寅贵和他的百龙谨慎地加入湘军,却又闪电般地退出了。不过,百龙全部投入的数额并不算多。科力远说,湘军已经卖给百龙,而代表百龙的孙寅贵又说,他们只是赞助商,不是球队的老板。这之后,不断有消息说会有新的投资方进来,可至今没见动静。5月下旬,湘军俱乐部高层人士曾透露,俱乐部正在与一家德国企业接洽,希望外资能注入湘军,使俱乐部起死回生,但至今没见任何实质性的进展。湘军俱乐部的人也不知道现在谁是他们的老板,只知道今年只有几百万元“过来”,这对于俱乐部来说不过杯水车薪。拿不到薪水,球员的正常生活都得不到保证,有些队员甚至需要家里寄钱来,才能满足日常所需。
现在湘军俱乐部的部分资金到位,看似苦尽甘来,但却也非久远之计。记者了解到,刘孝五在文章开头所说的资金到位,完全是湖南的一个商人以自己的名义给球队提供工资和每场比赛费用所需要的资金。对湖南湘军来说,这只能缓解一时的困难,“缺血”之痛仍将延续下去。 本报记者 李斌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湖南湘军”,共找到
38,314
个相关网页.